朱小宝闻言笑了,顺势点头应道。
“那孙儿就多谢老爷子夸奖了。”
朱元璋这会儿是打心底里畅快,自打蓝玉来了,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他拉着朱小宝和蓝玉,语气里满是振奋。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万邦来朝啊!”
他朗声大笑。
“当年大唐有的气象,咱大明如今也得有,甚至要更盛!哈哈!”
笑过之后,他神色一正,细细叮嘱道。
“不过咱大明的门面得撑起来,万万不能失了礼数,宫里那些该翻修的地方,得赶紧动工拾掇,可不能让外邦人看了笑话去。”
“还有,你俩记着,提前跟礼部打招呼,让他们把该预备的仪仗、宴席、接待章程都一一备妥……可不能出半分差错。”
朱小宝笑着劝道。
“皇爷爷,这些琐事您就别费神操心了,孙儿这就吩咐礼部,让他们把所有事宜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到时候,您老只需安坐殿上,好好瞧瞧这万邦来朝的盛况便是。”
朱元璋闻言朗声一笑。
“不光是咱要看,咱还要让你在四海万邦的瞩目下,风风光光地从咱手里接过大明的江山!”
老爷子望着朱小宝,眼神里满是期待,那目光中既有对孙儿的肯定,更有沉甸甸的鼓励。
朱小宝深吸一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郑重。
“皇爷爷,您都为大明操劳一辈子了,别再事事为孙儿操心,如今,该轮到孙儿替您分担,好好孝敬您了。”
蓝玉也在一旁帮腔。
“就是这个理!”
“养儿防老,养孙何尝不是?这小子长这么大,可不就是盼着能替您老分劳解忧的?他要是敢不孝顺,您一句话,咱立马替您教训他!”
朱元璋眼睛一瞪,带着几分护犊子的架势。
“你敢!咱自家的孩子,要教训也轮不到你插手!”
蓝玉见状,脸上露出几分无奈,连忙顺着话头应道。
“是是是!您老说得对,自然该您老亲自教训。”
朱小宝哭笑不得地叹道。
“怎么一个个都想着教训我?就不能正经为我骄傲一回吗?”
“哈哈哈!”
朱元璋先笑出了声,指着他道。
“这孩子,脸皮是越来越厚了!”
“可不是嘛!哈哈哈!这臭小子!”
蓝玉也跟着朗声大笑,三人之间的气氛愈发热络。
笑了一阵,朱元璋转向蓝玉,语气带了几分郑重。
“蓝玉,咱和咱大孙合计着,新朝用个‘建平’做年号,你觉得咋样?”
蓝玉闻言神色一振,当即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好家伙!建平!建设太平!这名号起得实在,既合了眼下的时势,又透着长治久安的气象,好得很呐!”
朱元璋笑着改口。
“不过细想起来,咱觉得‘建文’二字似乎更顺耳些。”
蓝玉却连连摇头。
“不妥不妥!”
“‘建文’听着文绉绉的,倒像是咱大明没了武备似的,还是‘建平’好,既有建设之功,又含太平之象,硬气!”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点了点头。
“你这么一说,倒确实在理,明年是洪武三十一年,过了年便是建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