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你爹眼光那么高,你娘又看上去风仪出众,说是随随便便邂逅就成了,谁信?”越老太爷直接甩了越千秋一个白眼,这才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下一番话。
“至于这第二重身份,很简单,就说老四媳妇是已故元王抱到外头养的小女儿。全套身份,千秋你师父的娘都准备好了,皇上也已经亲自点头认可,回头只要有人质疑就会看准时机揭出来,只要人证物证齐全,朝廷重新册封个郡主还是很容易的。”
也是,为了安抚越小四这个在北燕混到兰陵郡王的人物,朝廷封个郡主算什么?如果不是皇帝硬是自己认下来有些不方便,他恐怕恨不得直接把人认成女儿当公主养吧?
越千秋心中腹诽连连,见越秀一已经是嘴张得能吞下鸡蛋,他不禁冲人眨了眨眼睛。
越小四潜伏在北燕这么大的事情,除非越家想造反,否则怎么会不上报皇帝?
然而,就在这时候,越老太爷说出了最重要的一句话:“本朝娶公主固然对仕途有点阻碍,但娶郡主却是一条捷径。皇家的嫁妆得了,媳妇也不用当什么似的供着,想考进士考进士,想走武途走武途,就算小四不能顶着在北燕的那点功绩风光回来,至少也能不那么寒碜。”
听到这里,如果屋子里的众人还不明白越老太爷那点为小儿子小儿媳妇着想的苦心,那就真的是枉为聪明人了。至于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公公的平安公主,想到自己在北燕时除却丈夫女儿之外,纵使名义上的亲人有许许多多,可却没有一个真正关心她的,她不知不觉便眼圈红了,就连最初踏上南归之路时担心两国交战的那种愁绪也淡去了许多。
“爹,谢谢您费心了。”
越老太爷笑呵呵地点了点头:“你都叫爹了,还用得着谢?已经要委屈你从公主降到郡主了,总不能让某些自以为是的人在你头上蹦跶吧?元王当初就是封在真定的,他那些儿子闹家务,以至于家里乱七八糟,所以他临死前托付幼女和一部分家财,这是很合理的。至于小四的下落,小影也预备好了,京东西路那边闹匪患多年,日后就说小四隐姓埋名去平匪了。”
这脑洞之大,越千秋都甘拜下风,更不要说从来没领教过这一点的越秀一。
而越大老爷见大太太坐在平安公主之侧,正在低声安慰她,看看应该差不多了,就立时岔开话题道:“爹,千秋之前来接我时捎话,说是皇上让我先回家,不急着入宫请见,但我此行北燕有很多重要的事,实在是拖不得……”
“有什么拖不得?对我先说,我这个首相再去禀报皇上。怎么,你还担心我贪你的功劳?”越老太爷直接一蹬腿站起身来,冲着长子勾了勾手说,“走吧,到我的鹤鸣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