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带着笑意,却没人会真的当成笑话一般听。而越千秋却不给面子地抠了抠耳朵,随即轻轻吹了一口气,接上萧敬先的话茬道:“是啊,谁也没想到你这个叛贼还带着北燕皇帝的圣旨。今天这么多客人,你不拿出来让人开开眼界吗?”
此话一出,也不知道多少人简直想骂死刚刚那个说不敢走的家伙。即便离开永清城之后也许会因为和萧敬先照过面而惹来麻烦,可总比过目了那份该死的圣旨强!可是,还不等他们想办法推却,就只见萧敬先竟是真的从身后身侧萧金的手中接过了一卷纸。
“皇上的笔迹,用玺的真假,大概这里未必找得到行家,可就算如此,大家也不如传看一下,权当恰逢其会凑个热闹。当然,谁要是想给上京那位伪帝当一下忠臣,把这份圣旨毁掉,也不妨尽管试试看。”
“咱们哪里敢!”刚刚那个说错话的缙绅此时终于回过神来,把心一横,干脆决定一错到底,直接站在萧敬先这一边赌一赌。他满脸堆笑站起身上前几步,随即就在萧敬先面前跪了下来举起双手,“草民乃是皇上的忠臣,哪能坐视逆臣肆虐,还请晋王殿下赐予圣旨一观。”
他还以为萧敬先会犹豫迟疑,没想到萧敬先就像随便赏个玩物似的,将圣旨丢了给他。手忙脚乱把东西揣进怀里,他又激动,又苦恼,等好容易站起身之后,他也顾不得众多目光汇聚一身,小心翼翼地展开那一卷白麻纸,等一目十行扫过之后就立时精神大振。
而事先根本没看过这玩意的越千秋正暗自猜测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就只听那家伙大声嚷嚷道:“皇上圣明!皇上封晋王殿下为摄政,节制南京道兵马!”
作为距离霸州最近的城池,永清城素来是北燕商人前往霸州榷场的必经之路。然而,此前霸州榷场激变,有一支北燕兵马假扮行商前往劫掠,事败之后,所有北燕商人全都遭到了竺汗青的驱逐。尽管有些商人见势不妙悄然回乡,却也有不少仍然抱着侥幸留在了永清。
不为别的,那些特产南吴的货物在北燕乃是暴利,谁都不愿意放弃。
可他们这一留,就留出了大问题来。谁都没想到,年前刚刚调来驻扎在永清,麾下有两千兵马的那位萧金将军竟然会和固安以及安次两城达成了一致,公然宣布占据了上京城,刚刚登基的那位六皇子是伪帝,并且传檄天下,号召北燕四方兵马勤王反正。
而这时候,还留在永清的这些商人就是想跑都来不及了。整个永清城从传檄之日开始就进入了戒严状态,不许进更不许出,一贯和官府关系良好的他们也不例外。有人不死心还想去找城里那些缙绅打通关节,结果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大惊失色的消息。
那些本地的望族缙绅也都没法进出城门。不但如此,那位萧将军软禁了永清县令,一口气砍了八个不服从命令的文官,其中,据说便有那位新君六皇子的一个小舅子!
情知在这种情况下,贸贸然离开永清说不定会更加麻烦。毕竟,回头那位敢于造老爹反的六皇子绝对会追究到底。于是,原本急着离开的商人们不免都蔫了菜似的,不但不敢离开,反而求神拜佛地希望永清城能够保住,六皇子坐不稳皇位倒台,免得回头他们遭了池鱼之殃。
可就算如此,当这一天太守府突然发来请柬,请他们当天晚上去赴宴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心情忐忑,坐立不安,谁都不想去面对那位手段狠辣的萧将军。然而,送信的兵卒却直接留下不走了,口口声声称奉将军令,晚上直接护送他们过去。
面对这样强硬的邀请,即便再不情愿,一群本来就夹起尾巴做人的行商们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前去赴宴。每个人都硬着头皮打点了一份厚礼,只希望能平安度过这场鸿门宴。可当一辆辆车到了地头,发现被强行请来的,还有不少本地缙绅望族,一群人就不能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