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真是.......你只瞧着人家是女流之辈,却不想想她写的东西,把多少男人都比下去了!你倒是瞧瞧,如今汴京有多少人喜爱她,人家有十几万的读者,随便办一个签售会,就几千人抢着买,随便发一个小句,半个汴京都在讨论。她在汴京的号召力,如今可不比太学生差哪!你今儿这般毫无理由的把人抓来,明儿这事儿就得上各家小报,不到一个时辰,咱们府衙就得被那些看书的人围了,搞不好你我二人,都得被人揍个半死。”
“啊!这......这女子居然这般厉害么!”
杜威瞬间哑了,他先入为主了,竟从没想过这一层。
见他不说了,孙嘉笑呵呵的劝道:
“民心可畏,咱们可不能瞧不起女人哪!”
“额......好吧,那这事儿倒是不好办了。”
“倒也没什么不好办的。”
孙嘉眼珠儿一转:
“老杜你刚才有句话倒是说对了。”
“哪一句?”
“柿子要捡软的捏。”
“额......你是说......西夏人?”
这时候杜威倒也反应不慢,想了想,瞪大眼睛有些不可思议的道。
“对!”
孙嘉嘿嘿一笑:
“反正墨瑾公子和太学生咱们都惹不起,我看这事儿还是拖一拖,让西夏人吃个哑巴亏吧!”
发生在开封府衙的事情,杨蔓娘自然是不知道的。
她这会子正合放假回来的老三杨盼娘在厨房腌菜,是的,你没听错,腌咸菜和酸菜。
今儿个是九月十六,霜降的日子。
汴京的气温开始大幅度降低,早晨在外面呼出一口气也变得白白的,人们出门也换上了御寒的冬衣。晚上睡觉已经开始点火盆儿了,地面有积水的地方,早晨起来已经开始霜冻了,在熹微的晨光下,远远望去,就像地面上铺着一面面晶莹剔透的小镜子。
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汴京的冬天就要来了。
所以,腌菜的日子也到了,这个年代,没有超市没有冰箱,腌菜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活动,毕竟,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每天吃地窖里的秋菜,未免有些过于奢侈,还是搭配了腌菜吃,才能更心安理得一点。
杨蔓娘家如今虽然不至于如此,但是腌菜还是必须要有的,偶尔吃一次调节一下胃口,而且冬天做大肉酸菜也很不错。
昨儿个老二杨士林又雇了一辆牛车,去潘楼买了一车的霜菘和芦菔,又买了两个积酸菜咸菜的大缸,姐弟三个连夜将霜菘和芦菔洗干净控水。
到今儿个水分也干了,倒是正好可以腌菜了。
“大姐,反正活儿也不多了,不然我来做,你去书房写稿子吧!”
前些年在南熏门的时候,姐弟三个每年冬天就靠吃各种腌菜叶子过日子,所以,老三杨盼娘腌菜的水平还不错。
“没事儿,一起腌吧,等腌完了我再写。”
杨蔓娘摇了摇头道。
她这两日脑子有些倦,就想单纯的干活儿换换脑子。
“大姐,如今神仙妹妹离开中原去和亲了,那以后,她还会回汴京吗?她和十七郎还会有机会见面吗?”
作为《杨卿臣的随身师父》的忠实读者,作为十七郎和神仙妹妹的cp粉,老三杨盼娘还是没法接受两人就这么分开,手里一边干活儿一边忍不住旧话重提,想从杨蔓娘口中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唔。”
看着一脸好奇的妹妹,杨蔓娘倒是难得的又来了兴趣。
勾出一笑,反问道:
“为什么是她回汴京?难道十七郎不可以去西夏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