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了,现在不比我们当年,有些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做的太出格,不然迟早要出事……”
吕睿反正是没打算掺和,只当在看热闹。
其实他倒是挺理解张婧初的心态,毕竟圈内小三上位的例子太多,但凡有点追求的,谁不想成为第二个陈虹、邓捷、徐钒?
要怪就怪她太蠢,意图暴露得太早。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在这儿可不会发生,那些上位成功的导演夫人巴不得把路堵死,哪会让她轻易爬上去?
一顿饭吃完,吕睿辞别两人,又赶往了姜闻家。
老姜正躺在家里琢磨新剧本呢,一见吕睿上门,满心欢喜地拉着他讨论剧情。
聊了一个多小时,吕睿被那些层出不穷的隐喻绕得脑袋发懵,索性拿出《飓风营救》的剧本,想换个轻松点的话题。
姜闻接过剧本,一边看一边嘀咕:“你这商业片剧本写得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论鉴赏剧本的能力,他自然不差。
他能看的出来,这个本子纯粹就是奔着票房去的,剧情从头到尾只贯彻了一个字:
“爽!”
主角的女儿被绑架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和拖泥带水,从得知消息到立刻出发营救,全程节奏飞快。
作为侦察兵退伍、且还当过几年保镖的他,利用专业技能追踪、格斗、审讯,步步紧逼,每一步行动都直指目标,没有冗余铺垫,能让观众快速代入“救人”的紧张感里。
面对狡猾的绑匪和复杂的犯罪网络,他以一人之力碾压对手,无论是电话里对绑匪的“狠话警告”,还是徒手解决敌人、破解阴谋的过程,都干净利落,没有“憋屈”的桥段,每一次反击都直击爽点。
故事围绕“父爱”展开,女儿被绑架是所有父母的噩梦,而主角用极致的方式完成救赎,既满足了观众对“恶有恶报”的朴素期待,也让“守护家人”的情感引发强烈共鸣。
最终成功营救女儿的结局,更是给了观众最直接的情感满足,实现了从紧张到释放的完美闭环。
这种“简单直接、目标清晰、主角开挂式解决危机”的模式,加上对亲情和正义的精准刻画,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强烈的情绪反馈,这对后续票房的加持无疑十分有效。
而最让姜闻满意的,还得是主角台词里有不少“fuckyou”的桥段。
比如在跟绑匪对话时,主角问“你叫什么”,绑匪答“tony”,主角直接回怼“fuckyou!tony!”
听听这台词,多爽?
在他看来,一部电影里如果没有骂人的桥段,绝对是不合格的。
面对绑架自己女儿的绑匪都不能痛骂,那么这个主角的人设怎么可能立得住?
只有充斥着“踏马的”、“fuckyou”、“艹尼玛”这类台词,才能精准表达出父亲对绑匪的愤怒!
就像《雍正王朝》里那句经典的“田文镜,我上早八!”,词达本意,叙事精准,情绪饱满,既能传达意思,又能给对手重击,这才是优秀台词。
简单的嘴臭,极致的享受!
然而,眼瞅着姜闻一副兴奋莫名的模样,吕睿却一阵头疼。
之前和他合作拍戏时,每次喊停,几乎都是因为他念着台词,时不时就会突然蹦出一句“tmd”,导致不得不重拍。
这次拍《飓风营救》,不出意外,他这老毛病八成又得犯。
好在现在拍摄用的都是数字摄像机,这段不行,大不了删了重拍。
但要是用胶卷……
这一刻,吕睿突然理解姜闻拍戏为什么总是会超支了,他就爱用胶卷,这玩意又是出了名的贵,不超支才怪呢!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机?”看完剧本,姜闻问起了具体行程。
“元宵节之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