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股东很快便达成了初步意向。
难得有人愿意接盘,偏逢杰森·布乐姆又头脑发热,要去搞制片,搏那万分之一的成功概率。
此时不撤,更待何时?
当然,杰森要是不愿他们把股份卖给别人,也可以回购。
可凭他手里的钱,拿什么来回购?
就算去银行贷款都凑不够数。
另一边,眼看无法劝说股东们,杰森·布乐姆又把希望寄托在公司管理层身上,想让他们站在自己这边,一同抵御外来者的收购。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管理层们竟然选持了中立!
“露娜?我想知道为什么?”
看着自己昔日并肩作战的伙伴都不愿支持自己,杰森愈发感到崩溃。
管理层代表露娜是个有着一头棕色长发、气质干练、能力出众的中年女性。
面对杰森的质问,她答道:“杰森,我们和股东想法一致,不太看好公司转型制片的策略。”
这其实只是表层原因。
真正的关键是,她这段时间一直在和瑞兴影业的总裁彼得·格里芬沟通。
对方开出了一个令她们这些管理层难以抗拒的条件!
只要不反对收购,等交易完成后,布乐姆之家就有机会参与到《我是传奇》与《飓风营救》的发行中。
这意味着什么?
前者投资成本1.5亿美元,后者1200多万美元。
这全部都是布乐姆之家以前想都不敢想,也不可能接洽到的电影项目!
公司成立至今,他们发行过投资最高的项目,也不过只有300万美元而已。
现在有机会一步登天,参与发行千万美元、乃至于上亿美元的电影项目,赚到比以前更多的钱,谁能不心动?
到了公司管理层这个级别,大家的收入除了基本薪酬外,都是靠分红赚钱的。
公司赚得越多,个人拿得也就越多。
他们可不像杰森·布乐姆那样胸怀大志、心怀理想,想要比肩狮门影业。
他们的理想很直接,就是钱和利益。
眼下怎么做更有利,他们就怎么选,就是这么简单、干脆、直接。
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心不齐,事难成。
对杰森·布乐姆来说,他此刻就正面临着“心不齐”的困境。
股东要卖手中的股份,管理层也不站在他这边,布乐姆之家被外来人收购的可能性已经超越了90%!
那么好,现在该怎么办呢?
独自一人回到办公室后,他陷入了沉思。
作为哈维的“学生”,他虽然不认同哈维的做事风格,但却十分佩服其在商业方面的造诣。
于是,他试着将自己代入到了哈维的视角思考:“如果是哈维遇到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做?”
下一秒,米拉麦克斯影业的发展途径映入脑海。
当年发展如日中天的米拉麦克斯,在遭遇到迪士尼公司收购时,哈维也曾抗拒过。
不过,面对迪士尼这样的庞然大物,抗拒显然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