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上丹不统,就比如说陆瑾被张之维一巴掌晃了上丹,那自然就会身体失去调控。
逆生三重和丹法两相对比,逆生三重就相形见绌了。
两者之间就好比拉车。
修炼丹法者,驾驶“金丹”这个牛马拉车,金丹统一性命,省时省力,人为驾驶者,只需要把控方向就好,修炼丹法者,同样性命坚固,肉身强横。
而修炼逆生三重的人,则需要自己拉车,费时费力不说,还事倍功半,稍不注意就会偏离方向。
这也是逆生三重为何那么难以修成的原因,比起丹法的水到渠成而言,还需要进行突破,而且突破期间稍不注意就会炁乱经脉,走火入魔。
由此可见先贤的智慧。
第二重为炁化筋骨内脏,这一阶段的修炼者能够使筋骨、内脏及血液在一定程度上炁化,赋予他们强大的自愈能力,拥有金刚不坏之体。
此时的修炼者全身变白,水火不侵、刀枪不入,甚至可以断肢再生。
逆生的第二重,是逆金木见阴阳。自第一重中虽得龙虎之力,但此时青龙只顾生火,白虎只顾成水,水火继续缠斗,金木依然对峙,仍未旨根本。
《悟真篇》云:“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地花。”得了些云游醉感,浮霞朝气,还是个散仙。
第三重则是全身炁化,化为先天一炁。这是逆生三重的最高境界,修炼者在此阶段有望飞升成仙,达到超凡入圣的状态。
然而,历史上除了三一门的创派祖师和左若童以外,极少有人能成功进入这一境界,且即便是左若童,也未能实现飞升的目标。
逆阴阳见大道,三台归一寂,一寂还三重。
能逆第一重,则得龙虎交济无困。能逆第二重,则得真金受击无损。能逆第三重,则得宝性外放无碍,也即是“暗放玉笼飞彩凤,私开金锁走蛟龙”。
于此,逆生成就第三重,也就不仅有降龙伏虎之力,金刚不坏之功,更有扯枷断锁之能,得大自在之境。
其对应的正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亦为丹阳子的:“守拙宜乎宁耐,曾分秀气三台。龙吟虎啸去还来,明月清风自在。五道霞光覆载,神珠养就辞胎。一声霹雳洞门开。始觉山侗奇怪。”
还是孔夫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由此而言,即便是真的修成了逆生第三重,也不过是勉强和先贤神圣的某个境界相媲美罢了。
更何况,人家还修到了更高。
韩云在得到抱朴丹经之后,便修成了混元一炁太乙之流,而逆生三重修到最后,也就像个逍遥散仙之数一样,无着处,无生处,无灭处。
炁化为虚说得好听,其实不就是炼神返虚吗?
万法归真。
一样种,开百样花。
三一门本就是玄门,修来修去,又怎能脱离得了玄门大道呢?
—————
半日后,重阳宫后殿中。
只见一名全真弟子匆匆赶来,恭敬行礼道:“掌教真人,陆家陆瑾前辈来访,说是要见韩前辈。”
清玄真人与韩云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了然。
“来得倒是快。”韩云轻笑一声。
清玄真人无奈摇头:“陆居士性子还是这般急躁。韩道友,可要一见?”
韩云站起身,负手而立:“既然陆老专程来访,岂有不见之理?”
片刻后,全真教山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