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对一些专业术语一窍不通。
“拖拽刹车的意思……其实很多驾驶员都会,只不过他们很难在高速驾驶的情况下完美使用这种操作。”
苏辰一边说着一边踩下刹车。
并非一下子全部踩下去,而是随着星梦车体不断接近弯心,右脚逐渐、连续、精确地减轻刹车踏板的压力——从100%到80%,到60%,到40%,再到20%……
听起来这个过程似乎很缓慢。
但星梦到弯心也不过零点几秒的时间。
精准完成trailbraking靠的根本不是大脑的计算,而是神之心中不断训练出来的肌肉记忆。
整个过程,刹车力度的变化曲线完美地匹配了轮胎附着力的衰减规律。
当车辆重心因为刹车而前移时,前轮获得更多下压力,苏辰就加大刹车力度;当车辆开始转向、侧向g力增大时,他就减轻刹车,将轮胎的抓地力更多分配给转向。
“好稳的刹车!”麦克阿瑟瞪大眼睛。
他的眼睛不是机器,但毕竟做了那么多年赛道分析师。
从机娘展现出来的状态就能看出一名驾驶员的功底。
烧鹅哥一脸懵逼,他啥都没看出来,只是觉得苏辰的操作丝滑:“麦克阿瑟先生,别总是感叹,也跟观众们讲解一下啊!”他反手将话筒戳到麦克阿瑟的腮帮上。
“咳咳,很简单——从特写镜头来看,星梦的车身在巨大的减速g力作用下前倾,但重心转移被控制得恰到好处。
车尾没有出现任何不稳定的摆动,这就代表四个轮胎的负载分配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
麦克阿瑟顿了顿,继续道:“如果推测没错,苏辰使用的是trailbraking技术。
只是我难以想象,在如此短的反应时间里,他居然也敢这么用?
只能说明苏辰选手已经形成恐怖的肌肉记忆,让他根本不需要用脑子去思考,只需要跟着感觉走……”
说话间,苏辰已经驾驶星梦完成第一个发夹弯。
星梦的车体在弯道内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车头几乎完全紧贴内侧围栏。
看到这里麦克阿瑟瞳孔一缩,不禁惊叫出声:“完美的lateapex(迟顶点)路线选择!
一般车手会选择在弯道中央附近触及内侧顶点。
但苏辰将顶点推迟到了弯道的后三分之一位置。
这种线路需要更晚的刹车和更精确的控制,但优势是可以获得更早的出弯加速时机。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选择,所以星梦的甩尾弧度非常丝滑,没有一点顿挫的感觉。
苏辰选手的过弯技术真是太老练了,比起之前城市锦标赛进步了不止一星半点!”
麦克阿瑟难以理解。
是什么让一名车手半个月在过弯技术上有如此巨大的进步。
难道这世界上真有学什么就会什么的妖孽不成?
可惜苏辰听不到麦克阿瑟的分析。
不然他肯定会给麦克阿瑟点赞。
然而,麦克阿瑟毕竟只是旁观者,还有许多根本看不到只有苏辰自己知道的细节。
就比如星梦过弯贴着迟顶点滑过时。
他立即开始油门输出。
这种油门输出类似trailbraking的操作。
不是一次性踩下多少力度,而是以一种数学般精确的渐进方式给油门。每一丝力度的增加都对应着星梦抓地力的恢复程度,确保轮胎始终工作在抓地力极限的边缘,而不越线打滑。
星梦冲过第一个发夹弯的测速带。
烧鹅哥激情的吼声紧跟着响起。
“苏辰和星梦选手在南岛断头台第一个发夹弯的出弯速度比目前最快的黄石勋选手还要快12公里!”
第二个,第三个发夹弯。
苏辰常规使用重心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