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唐协律郎 > 第240章 在世菩萨,往生成佛

第240章 在世菩萨,往生成佛(2 / 3)

原本张岱手下乏人使用,所以此间的织坊也是由他老子的佐员代为管理,张义等人则负责传达张岱的命令,因此张岱在巡查的时候也是非常仔细。

他先是来到织工们的宿舍,房屋中两排通铺,每间房里居住六到八人,干燥的芦苇和蒲草编成的铺毡虽然不算舒适,但保温效果还不差。

衾被基本上都是麻絮草绒填充,御寒效果一般,所以房间里还有砌着的火塘,在结冰凝霜的寒冷时节每舍每天分发十斤的柴炭以取暖。

除了成年的织工之外,织坊里还收纳了上千名的男女孩童,原则上来说这些孩童还是要跟随母亲起居生活,但实际上其中却有三百多个并没有大人带领,或者本身便是孤儿,或者母子被收纳后母亲又意外病故者。

这些孩童大的也不过十多岁,小的一两岁更甚或只在襁褓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也不高,但是耗费的资源一样也不少。

“眼下织坊中无分老幼,见簿者日给食粟米两升,隔日加面二合。织工日作两个时辰,成绢十尺、布十二尺者为完工。丁幼则无所出……”

粟米两升在三四斤之间,加水蒸煮做熟之后重量还会进一步增加,看起来或许不少,后世许多人可能一整天都吃不了几斤粮食,但那是在有丰富的菜肴零食等其他能量摄取方式的搭配下。

如果纯主食摄入的话,两升粟米的伙食分配在一日进食当中,固然不算饿,但也饱不了,这样的饮食标准也很难维持重体力的劳作,所以织工每天只进行两个时辰的劳作。

这倒也不是纯粹的心善,而是因为织坊中的织机和工料都供给有限,而收容的灾民数量又太多,为了确保这些有工作能力的人都能参与工作,只能限制每个人的工作时间。

熟练的织工每日织绢能达到两到三匹之多,但那是在不限制工时的情况下。

一匹绢四十尺,每人日织十尺,按照匹绢五百钱的价格,那每个织工每天可获得一百多钱的收益,扣除生丝、麻线等成本,每人可以见收五十钱左右。

织坊中能够正常上工的织工约在一千五百人,那每天织造可得七万五千钱。但是织坊中近三千人,每人日食粟两升,按照当下粟价斗粟七十余钱再加运费等各类消耗可达百钱,以及隔日发给的面,每人每天纯饮食消耗便达三十钱,每日便是九万钱。

如此一来,织坊每维持一天,便会产生一万五千钱的亏损,即十五贯,一年就是五千多贯。而这还只是纯粹的饮食开支,机器的增加、场地的升级等其他各项开支若都加进去,所需要的成本则就更多。

所以之前张义等人回洛阳去汇报各地织坊已见绢布五千余匹,也真是报喜不报忧了。事实则是,就连郑州织坊运行这么顺利的织坊都还在亏损状态运行着,其他的地方亏损比例只会更高。

不过这些开支当中,成本占比最高的还是饮食的消耗,之所以每人饮食成本达到三十钱之多,根本原因还是大灾之年粮价激增,斗粟达到上百钱之多。

须知在封禅之年,洛阳一斗米时价才只十几钱,如今则达到数倍的增幅,也就让生存成本大增。

换言之随着灾情过去,粮价重新企稳,以及织工们的工时延长、绩效增加,织坊这种运作模式是很快就能扭亏为盈的,是值得继续坚持和推广下去。

最新小说: 这个反派过于有人气 重回高三,这一次我全都要 东京:兔子警官和她的邪恶搭档 国中理化课 穿越炮灰反派?我化身病娇萝莉 人在佛罗里达:开局垂钓金枪鱼! 小祖宗是马甲少女 华夏之美食天王 拿错剧本的我成了主角他对象? 白手起家,蝙蝠侠干碎我的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