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埱听到父亲的吩咐,当即便也一脸感激的望着张岱道:“阿六、宗之,谢谢你!谢谢你给我谋划前程,我没有你那出众的才性,却识得好坏是非,你这样帮我,我一定、一定用心做事,不辜负你的用心、也不辜负渤海公的提携!”
张岱闻言后只是微笑着点点头,总不能真的当着他爷爷的面、板起脸来对他叔叔一通规劝管教。
高力士坐在堂中笑语道:“庭生玉树,自然满庭芬芳!来日少郎于事遇到什么问题,也不妨多多向你这侄儿发问,用好这一份让时流都艳羡不浅的人事便利!”
宫门的出入管制正是内官们的势力范围,历任的左右监门卫大将军也多是宦官担任,所以高力士才能这么轻松的便安排张埱担任左监门卫长史。
而他之所以要作此安排,其实也是暗存要倚重一下张岱的智力继续为自己出谋划策,配合收拾北门诸将。
张埱的工作问题得到了解决,于张家而言也是一个不大不的喜事,正好借此机会再相邀亲友来家里聚会庆祝一番,张便吩咐张埱亲自去通知各家亲友,他们祖孙则在堂上继续招待高力士。
待到张埱喜孜孜行出后,高力士又请张屏退堂中其余人等,然后才讲起昨晚返回兴庆宫内的事情。他当然不敢将自己与圣人的对话全都详细道来,只是讲了讲王毛仲以退为进的想要求任兵部尚书这一情况。
张岱在听完高力士的讲述之后,眉梢顿时一挑,心中便也暗忖起来。
历史上王毛仲求任兵部尚书可是其人一大取死之道,他擢自家奴却不甘心只是困守北门,想要谋求更大的权柄,因为没有获得皇帝的答应而悻悻然见于面,使得皇帝对其大为不满,怒气值涨了一大截。
这做法看起来有些不理智,但其实放在王毛仲这样的人身上则是非常正常的。
首先他也很善于揣度皇帝的想法,看出来皇帝近年越发的喜欢追求边功,那么与军事相关的职位自然也就能获得更大的权柄和表现机会。
其次他的儿子居然遭受极刑,这在他看来,并不是他的儿子究竟有没有犯罪的问题,而是他的权柄还不够大!
这样的心理,放在所有热衷权势的人身上都是成立的。他们眼中只见得到权势,也惯于用权势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却往往忽略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这件事到底是对还是错?
北门职权虽重,但范围却很狭窄,甚至都比不上张岱这个监察御史。如今王毛仲在北门已经达到了权势的顶点,在这个体系之内已经很难再有所突破了,当然想要跳到更广阔的舞台当中继续谋求更大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