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虽谈不上英武,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烧。
曹操目光如电,扫过台下一众群情激愤的将士。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从身旁一位亲卫手中,郑重地接过一方素帛。
曹操展开素帛,深吸一口气,随即朗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校场:“今有西园校尉曹操,承天子密诏,泣血告天下忠义之士!”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阵骚动。
“天子密诏”四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巨浪。
尽管大汉如今已经日薄西山,但天子的威严尚存。
至于这“密诏”的真伪,那就只有曹操自己知晓了。
反正在道义上,曹操的行动具备无上的正当性。
待场中气氛逐渐安静,曹操那沉雄顿挫、饱含着悲愤与力量的声音,再次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今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君罔上,祸乱宫廷;狠戾不仁,罪恶充积;嗜杀成性,人神共愤!”
他每念一句,声音便提高一分,情绪也变得更加激昂。
这些罪行,有的是事实,有的则经过渲染,但无一不切中董卓暴政的核心。
“今奉天子密诏,扫清寡孽,剿戮群凶!
特以此泣血檄文,遍告九州,望兴义师,扶持汉室,拯救黎民!”
念至此处,曹操的声音已经变得有些嘶哑,却更显其悲壮决绝。
突然,他猛地将檄文高举过头,仰天怒吼:“凡我汉室臣民,忠义之士,当歃血为盟,挥师西向,会于洛阳,诛此国贼!
昭昭天日,实所共鉴!
如有违逆,天人共戮!”
“诛此国贼!”
“天人共戮!”
台下,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将领率先振臂高呼,紧接着,数万士卒如同被点燃的干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声。
兵戈顿地,声震四野!
檄文即成,曹操立刻派出数十路精明强干的信使,携带抄录的檄文副本,快马加鞭地分赴天下各州。
与此同时,曹操也亲笔修书数封,遣心腹之人送往几个关键人物处:第一个,便是如今声望最隆、实力最为雄厚的秦王刘烨!
短短几天时间,这封逃贼檄文便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九州大地。
它所到之处,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万钧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渤海郡,袁绍拿着檄文,反复观看,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东郡,太守桥瑁看着檄文暗自点头,随后开始积极整顿军备。
冀州牧韩馥接到檄文,心中则是纠结不已。
既畏惧董卓的权势,又不想错过这次大好时机。
山阳,袁术则是冷笑一声,随手将檄文丢在一边。
而在更加遥远的幽州,公孙瓒也看到了这份檄文,当即开始调兵遣将……
一场由曹操亲手点燃,旨在讨伐董卓的燎原大火,随着这篇慷慨激昂的讨贼檄文,正式拉开了序幕。
天下诸侯,瞬间人心浮动,目光纷纷投向了陈留,投向了那个敢于向董卓发起挑战的曹操。
时代的车轮,在曹操这篇檄文的推动下,开始加速转动,碾向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
对此,身处东海的刘烨暂时还一无所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