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俩中专都没读完就出社会打工了,进过厂,也在其他地方当过服务员,对餐饮行业的工资心里很有数。
她们忍不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议,更多的当然是惊喜。之前3500块的基础工资就已经很高了,没想到现在还多了提成。
看到几人的表情,李悠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跟陈坤杰不谋而合。
最近一段时间,胖东来很火,各地超市都打着向胖东来学习的旗号,但是绝大多数超市根本学不到人家的精髓。
只是一味要求员工提高标准、优化流程,没什么用。
胖东来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是给员工的待遇。
你给员工3000块,员工就干3000块的活,公司死活与我何干,不行就换一家。
但你如果给员工开6000块的工资,那公司的地位又不同了,员工费尽心思也得好好干。
一份好工作来之不易,员工珍惜,服务标准自然也会提高。
而这个经验肯定不是只在超市一家有用,各行各业都可以套这个基本的底层逻辑。
随后,李悠南接过话茬说:“现在呢,我们还在试营业阶段,大家也是试用期。等以后如果我们的生意好了,还会给大家买五险。将来如果可以把旁边的店面也盘下来,或许还会招更多的人,也会尽量满足大家的休息时间。”
说完以后,李悠南和陈坤杰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笑的原因嘛……
说实话李悠南自己很清楚,他和陈坤杰都是做生意的菜鸟。
他们俩都不清楚这套开工资的模式靠不靠谱,如此的决策有一部分热血上头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情怀支撑着。
只是粗略算了一下账,按照眼下这种开工资的方式,他们两人赚到的钱肯定会少很多,但还是挺多。
一个月就算20万的销售额吧,一般的火锅店净利润在20-30%之间,他们这种模式净利润大概只有15%左右。
一个月下来大概也只能赚1万块钱。
陈坤杰还要当大厨和店长,是要领工资的,所以他的收入会更高一点,这部分工资算在成本里,陈坤杰大概能拿到2万多,李悠南什么事情不做,分1万左右。
不过这是比较保守的算法,真正做生意以后,或许销售额会更高一些。
店里的每个人在陈坤杰的激励之下,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
下午,李悠南张罗着把租来的木工设备运回去。
完成交接以后,他又去了一趟重庆大学看表妹。
表妹此时已经正式参加学生军训了,李悠南过去时没见到人,便有些无聊地溜达起来。
重庆大学相比于他的母校,无论是排名还是硬件设施,都要稍差一些。
不过,大学的氛围倒是一样的。在这里溜达,李悠南忍不住想起自己读大学时的状态,感觉还挺不错。
再次回到火锅店,李悠南发现店里多了两个人。
一个与陈坤杰相貌有三分相似的年轻人,看上去胖一点,年龄也大些,神态老实。
另一个是位阿姨,李悠南猜都不用猜,毫无疑问,这个阿姨是陈坤杰的妈妈,而那年轻人则是他哥哥。
陈坤杰的妈妈在他们家话语权极大。
听陈坤杰说,她很能干,当初家里要开火锅店,就是她力排众议搞起来的。
陈坤杰的爸爸更多时候扮演默默打辅助的角色。
能干的女人,脾气往往不温柔。要是既温柔又能干,那大概率长得不会很漂亮。
而陈坤杰的妈妈五官不差,属于长得好看又能干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