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山,青云峰,至道殿中。
陆凤秋坐在“道”字之下,一旁的顶梁柱旁,小花半蹲在那里,默不作声。
大殿之中,坐着九人。
这九人之中有六男三女。
年纪最大的不过二十五岁,年纪最小的刚刚十岁。
这九人便是青云九子。
也是真传弟子之中最为杰出的九个。
只见九人都身着清一色的青云道制式衣衫,背负长剑,浑身都散发着强大气息。
为首的唤作木少白,也是九人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年方二十五。
是南方一个小家族的庶出子弟,炼气天赋惊人,进入青云道不过一年时间,便已经成为青云道真传弟子。
而且这木少白性格沉稳,处事大气,颇有大派弟子风范,十分受陆凤秋看重。
其余八子,也都是陆凤秋一一从真传弟子之中挑选出来的好苗子。
未来都是青云道的中坚力量。
这九人之中,境界最低的,也已经突破天人屏障。
特别是在陆凤秋写出了《道德经》之后,大气运降临青云峰。
青云峰弟子突破者不知几何。
在这种环境之下,他们几乎都不需要什么太多的感悟,就能直接突破屏障。
这让陆凤秋是喜忧参半。
突破的太快,也未必都是好事。
“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为师有事交代给你们。”
木少白是九子之首,侧身出前,朝着陆凤秋躬身道:“请师尊吩咐便是。”
陆凤秋微微颔首,道:“而今,你们也算是小有所成,但光是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也该出山去历练一番。”
“自《道德经》出世以来,世人虽然都以能阅《道德经》为荣,但真正能懂其中一二者少之又少。”
“道为天下本,道为天下基。”
“天下众生若要超脱,必先寻到属于自己的道。”
“为师准备在明年九月初九,于青云峰上召开论道大会,论《道德经》之神妙,为天下众生讲道,为天下道门弟子解惑。”
“你们都是我青云道门下最为杰出的弟子,青云道的将来在你们的手中。“
“所以,为师打算让你们九人出山送信,广发青云帖,邀请天下英豪到我青云峰共襄盛举,无论是道门大派之人也好,还是佛门中人也罢,亦或是其他小门派之人,亦或是豪门大族的子弟,只要你们觉得他们与道有缘,都可在邀请之列。”
“你们九人各持一枚青云令,前往天下各处,可有异议?”
殿中九人同时躬身拱手道:“谨遵师尊之命!”
陆凤秋微微颔首,道:“此次下山,一为送信,二为历练,贫道会给你们每人三张保命符箓,若遇不可战胜之强敌,切不可莽撞丢了性命。”
“你们虽然炼气小有所成,但毕竟修炼时日尚短,不足以与天下强者争雄。”
“三年,只要你们再修三年,你们便可成为独当一面的高手。”
“为师的话,你们可曾听明白了?”
九人齐声回道:“弟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