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沉默了许久,才问道:“那师妹接下来该怎么办?”
她的语气里有些悲观的意味,毕竟任谁知道了将来无论是谁统一了中原都会来打自己,谁都不会高兴的起来。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苏信又伸手在地图上指了指,他笑着说道:“汉朝的时候曾经在这半岛上设置过汉四郡,说起来这半岛起码一半的土地,都算是汉土……不过在中原王朝看来,半岛上太过贫瘠,他们也看不上这地方,他们在意的只是在这半岛上不能出现太过强盛的政权。”
苏信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半岛周围的一片大海画了个圈。
他笑着说道:“高句丽的未来不在陆地上,而是在大海上……”说着,他伸手指了指跟半岛隔海相望的日本,然后他才说道:“这里是日本……”
“日本?”
白清儿听到这话皱了皱眉毛,她不解的问道:“师兄,日本是哪里?您指的地方是倭国不是日本……”
“咳咳……”
苏信听了这话之后老脸一红,他不由咳嗽了两声,经过白清儿的这番提醒,他才想起日本这个名字现在应该还没有,给岛国取命的那位武姓的女子,现在还没出生呢。
“就是倭国,倭人不是喜欢称自己是日出之地么,我听闻他们叫自己日本……”
苏信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把自己方才的错漏掩盖了过去。
“倭国的面积数倍于半岛,而且倭人身材矮小,并不善战,跟他们作战,可比跟中原王朝容易多了,高句丽打不过隋军,但打这些倭人可简单的很……”
说到这里,苏信指了指地图上半岛跟倭国隔海相望的那条窄窄的海峡,后世这条海峡称之为对马海峡,现在这海峡叫什么名字苏信倒是不清楚,他也懒得取名,便直接将这海峡的名字省略,直接说道:“这条海峡极窄,从这里渡海到倭国去并不太难。”
这个时代的航海大多还是沿着海岸线航行,敢深入海洋的极少,苏信的这话,也打消了不少白清儿心里关于渡海是不是太过危险的想法。
“可是我听说倭国也十分贫瘠,比新罗也好不了多少。”
白清儿神情还有些犹豫。
毕竟高句丽可不是穷的叮当响的新罗百济,高句丽坐拥辽东辽西,物产丰富,让她带着高句丽人舍弃辽东辽西,去往大海对面,自己一无所知的国家去,就算她同意,那些高句丽人也不可能同意。
“这个简单。”
苏信倒是不怎么在乎,他笑着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天底下的事,可以说被太史公的这话都给说透了。”
“师兄,师妹不明白您的意思。”白清儿一脸茫然。
她自然不是不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的意思,而是不懂为什么自己师兄会这么说。
如果说去中原那个花花世界还称得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她不明白怎么去那个似乎比新罗百济还穷的岛国去。
苏信自然明白自己师妹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