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粗略研究过一番此画后,纪江城又很快有些泄气。
如今这个时代,什么物件都讲究一个包装与名气,文物界也是一样,纪江城自然深谙这个道理:
若只是无名氏的寻常古画,纵使是明代之人所绘,往往也难以卖出一个称心如意的好价钱。而且,在伪造技术日新月异的这个时代,就是真的古画,还会时常被人挑刺,总觉得是不小心买到了后人仿制的假货。
而此画之上虽未署名,却只印了一个不起眼的印章。打眼一瞧,实在是不像什么明代大家的风格,难以进行包装。
随着继续深入研究,细查之下,纪江城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角落里的私印上,居然写的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名号!
直到这时候,纪江城才明白过来,为何祖先们流传下来的家训中会说,此画乃是一副伪作。纪江城甚至隐约推测,该不会纪氏祖先在明朝所获之罪,就和这幅隐隐与建文帝暗中关联的伪作有关?
犹豫之下,纪江城只得先将此画暗自封存收藏,未有声张。
但是,最近几年,受到经济波动影响,文物生意也连带着逐渐陷入困顿,纪江城掌控的江城集团更已是难以为继。资金骤然紧张的纪江城,便不得不再次打起了这幅家传古画的主意。
在下定狠心之后,纪江城遂决定干脆就以“建文帝隐居之后的存世绝作”,来作为对此画的最主要包装卖点,搏一把大的!
不过,虽然在宣传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是对于画上的那枚私印,本就心虚的纪江城为防止这幅祖先们口中的伪作露出破绽,非但不敢细究,甚至也从未刻意主动提及过角落里那枚不起眼的朱允炆私印印记。
直到质询会今日,老教授们和李林波都将矛头与焦点齐刷刷指向了那处最为关键的私印,纪江城的心脏不由得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此画似乎并非伪作,更绝非“不祥”。反而极可能是建文帝的真迹,而且在下午还带给了自己绝处逢生、反败为胜的莫名好运!
这样的逆转,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就连此刻的纪江城,都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这一番有惊无险的质询会过后,虽说偶有波澜,但毕竟得以瞒天过海,不少大买主都已或明或暗地表达了求购的意愿。
事情的发展,真是出奇得顺利。
仿佛冥冥之中真的有上天相助一般,大大出乎纪江城此前的意料。
就这样,在细细将自己所知晓的这画大致来历重新梳理了一遍后,纪江城自认为并未发现任何的其他闪失。当然,唯一存有疑虑的,便是此画的真假与来历,自己仍有些糊涂。
不过,这又如何呢?
反正世人都认为是真的,假的也便是真的,真的则更是真的!
想到此,纪江城片刻前的忧虑与不安终于得以一扫而空,不经意间甚至已隐隐有几分飘飘然,乃至自命不凡地暗暗想道:
也许,祖先们只是故意将此画称作“伪作”,借以保存下这幅建文帝的真迹,留与后世子孙,这也犹未可知。
若是这样,作为这一支纪氏余脉唯一的在世子孙,自己凭借先祖们的护宝有功,也算是配得上这绝世名画发现者的盛名与滚滚而来的财富了!
最终,考虑到集团的财务困境,纪江城还是做出决定,依旧维持自己原本的想法:
明天下午,拍卖照常举行。无论那《大明江山图》是真是假,换来的天价报偿,总归是真金白银!这笔生意,不亏!
越发感到舒心与惬意的纪江城,感觉时间也已差不多,正待起身启程、前去赴宴,提前享受自己的庆功酒,接受众人的吹捧与欣羡。而就在这时,纪江城的余光忽而扫到了窗外不远处、明天即将举行拍卖会的那座明朝博物馆。
随即,纪江城的动作忽然为之一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