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世祖 > 第32章 太子的安排

第32章 太子的安排(1 / 2)

“殿下,是否回宫”马怀遇的开口,将刘旸从那丝丝缕缕怅惘的情绪中拽了回来。

扭头,看着人高马大、一脸认真的马怀遇,刘旸突然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叫着二人陪他坐下,对着一壶已然喝干净的酒。

看着马怀遇,刘旸说道“怀遇,你是功勋英烈之后,又拥郡公高爵,这么多年,一直在我身边做个侍卫,实在太委屈你了”

刘旸的话里,隐隐透着一抹愧疚,马怀遇感受到了,因而反应也有些动容,答道“殿下何出此言臣少孤,幸得陛下收养,方得周全,顺利长成。

十多年来,陛下与娘娘待臣如子,殿下视臣如弟,如此深恩厚遇,臣向来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先父为何给臣取名字怀遇,不就是希望臣能永远牢记陛下对我父子二人的恩泽吗能为中涓,侍卫左右,已是臣荣幸,只恨不足,何谈委屈

再者,跟在殿下身边这些年,时时聆听教诲,增广见识,臣也觉大有长进,这样的机遇,乃是旁人羡慕而不得的,臣也只会感激。

至于身负之爵位,那是陛下之恩典,是先父之功勋,而非臣打拼所得”

听马怀遇这一番衷心陈述,刘旸还没反应,慕容德丰便一副大受感染的模样,冲他赞道“怀遇忠勇刚正,康慨豪情,令人心折啊,马蓟国公在世之时,大抵便是如此风采了”

说着,又以一种玩笑的语气调侃道“可惜啊,你这样的壮志满怀,不免令人嫉妒啊,多少将士,沙场纵横,打拼一生,都难得一封”

这话也算半真半假了,要知道,他慕容德丰在朝廷中,也算小有名气,青年俊才,太子心腹,皇帝也颇为看中的。甚至于,在卫国公慕容延钊在世之时,就曾断言过,兴慕容家门者,乃是这个二子。

但有一点不可改变的现实便是,如今继承了慕容延钊大部分政治遗产与资产的,乃是他兄长慕容德业。哪怕在很多人眼中,慕容德丰确实要比慕容德业优秀,但是,大汉如今的卫国公,名字慕容德业。

因此,哪怕对于众多跑仕途的权贵子弟而言,马怀遇这样的际遇,也是用羡慕嫉妒恨都难以尽述心情的。

而听马怀遇在太子面前说什么爵位是皇帝的恩赐,是先父的功名,而非自己打拼,云云。若不是了解马怀遇,慕容德丰都要忍不住去猜测这小子是不是在炫耀了,简直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相比之下,刘旸的心情则没有那么复杂,对于这个几乎跟着自己长大的“弟弟”,有一说一,刘旸的感情真就比那些同根同种的兄弟还要亲密些。

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刘旸探手拍了拍马怀遇肩膀,道“怀遇他日,必成大器”

“不过,一直待在我身边,终究缺少历练”刘旸就像兄长一般关怀,娓娓而谈“如今,你的基础已然打磨地足够夯实,需要到外面闯一闯,把所学所知,施展出来”

面对刘旸谆谆之言,马怀遇只觉心头一暖,未加多虑,拱手道“殿下关怀,臣感激涕零”

“你呀怕是心里也早就想外放了吧”看着马怀遇,刘皇帝语气轻松道。

马怀遇脸上露出点醇厚的笑容,若是抬手挠挠脑袋,会显得憨直些,应道“明察秋毫,臣”

“好了你就不用恭维我了”他一张嘴,便大概能够猜出要说些什么了,摆摆手说“关于你的去向,你自己想来也有所考虑吧,说说看”

闻言,马怀遇表情变得严肃,略作斟酌,拱手请道“殿下,臣希望去东北”

“哦”刘旸似乎有些讶异。

马怀遇认真地道“先父当年伤逝于榆关,恨不能提兵东进,为大汉收取辽东,此为一生之憾。

今朝廷已击破辽东,兵压海东,臣才干德行难与先父相比,只能遵从先父遗志,建功立业于东北,以报陛下与朝廷对我父子两代之厚遇”

“好”慕容德丰切实地承担着一个捧跟的角色,马怀遇言罢,顿时拊掌大赞,就差竖个大拇指了“如此,父子两代竭忠尽诚,用事东北,将来必成一段佳话啊”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