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世祖 > 第199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

第199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2 / 2)

而大部分兵员、粮械的输送,都是在冬季里完成的,严酷的气候,更加剧了损耗,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耗浪费也极其严重。

在朝廷大规模的封锁平叛政策下,其背后最主要的支撑,就在于各项军需物资,没有充足的保障,也就无法执行下去。

仅仅是一个冬季,那巨大的开支,已经让朝廷这边感到肉痛了,尤其主管财政的王着、沉义伦这些大臣了。

此前,平叛是政治正确,没人敢反对,咬着牙也要坚持。而刘昉那边,也没有辜负朝廷的信任与支持,两场与叛军的决战,直接打垮了袁、李二叛,榆林的形势,肉眼可见地转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榆林平叛适当的调整,在很多人看来,是势在必行了,再不济,削减一下榆林兵力,减轻压力,并非不可成行。有些人,甚至直接考虑起善后事宜,在这方面,过去朝廷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当然,除了财政方面的压力,还有一些大臣,更加在意榆林叛乱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关内道的民生状况,越发恶劣,不得不防。

这些声音汇聚到一起,还是比较响亮的,而是都是有的放失,为国为民。对此,刘旸心中也有所权衡,不过虽与大臣们廷议商讨过,并没有贸然表态,而是收集意见,上报给刘皇帝,听从圣断。

在此事上,下面人再积极,闹腾得再厉害,刘皇帝那里通不过,都是白搭。如今,答复来了,刘旸表现倒也还算平静,或者说他早有预料。

“这场榆林之乱,即便平定了,朝廷损耗怕是也超乎想象”刘旸轻叹一声。

慕容德丰默然,想了想,道“赵王殿下的奏报,既然说三到六月,可彻底平定榆林,解决西北之患,臣以为,可相信其的判断。”

“四弟的判断,我自然相信”刘旸很干脆地点点头,随后苦笑道“朝中臣工,只能尽量安抚了”

当然,这也是如今刘旸最主要的职责,和协群僚,共治国家。

“殿下明鉴”

“适才臣在殿外见到了秦王殿下”本欲告退,慕容德丰踌躇几许,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一听这话,刘旸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平和地道“我们兄弟之间,叙叙话罢了”

然而,叙话何必要到政事堂中来就好像听到了慕容德丰心声一般,刘旸道“安东缺人,秦王希望朝廷能把榆林难民,迁徙一部分到安东,定边屯垦,我已经同意了”

闻言,慕容德丰反应过来,沉吟了下,有些言不由衷地道“秦王殿下为安东发展,真是呕心沥血,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啊”

就好像没有听懂慕容德丰的暗示一般,刘旸扬扬手,道“此事于国有利,当为必为”

慕容德丰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慕容德丰告退,刘旸又沉思几许,冲贴身内侍王约道“去请赵相来”

“是”

这个赵相,指的自然是赵匡义了。很快,赵匡义求见,刘旸也毫不啰嗦,语气严厉地道“榆林乱事已然控制住,那边局势暂时不必朝廷忧心,但关内这数月以来的乱象,该进行整顿了”

此言一出,赵匡义当即明白刘旸的心思了,显然,还记挂着关内那些不和谐的现象,不过,对于这些,赵匡义也同样看不惯,盘算了下,也觉可以动手了,拱手道“关内的禁制,确实可以适当放宽,那些乱象,也理当整顿”

见赵匡义表态,刘旸露出了笑容“此事,可由赵相牵头操办”

“是”,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