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世祖 >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3 / 4)

“十三哥见识敏锐,你都不清楚,我又如何知晓呢”刘昕逐渐恢复平静,很是自然地摊手道。

“你的饶乐国和安东,可是近邻啊平日当有来往才是”刘晔道。

闻言,刘昕沉默了下,目光深沉,缓缓说道“日后这个近邻,可难说是友邻还是恶邻居”

刘晔眉头顿时一蹙“在东北,安东固然势大,难道刘文渊还敢藐视你这个皇叔”

听刘晔这么说,刘昕一无语,心中默默吐槽,就属刘晔最没资格说这话了,就在刚才,他才对徐王一通菲薄嘲弄

“那倒不至于”刘昕摇摇头,表情愈显沉凝,语气也有几分谨慎“以我这几年的观察,刘文渊是个安分的人,更是不愿意吃亏的而这些年,安东所受最大损失,恰恰是被先帝割了一大块肉,给了我的饶乐国”

听他这么说,刘晔明白了过来,立刻便联想到了如今安西的情况。如今才刚分完家,对世祖皇帝的分配法,固然只有服从,但未必服气,有些矛盾是避免不了的,这点刘晔心里清楚,刘旻那边大抵也是如此。

思考少许,刘晔又露出那副轻松的姿态,笑道“听起来,东北地区似乎确实没有表面呈现出来的那般平静啊”

“好了,不猜了,我倒想看看,刘文渊这小子在搞什么花样”刘晔轻踹马腹,加速而去。

“太和楼”人流密集的大街上,刘晔住马,仰望着坐落街边的奢华酒楼,不由调侃道“这是谁啊,是要与赵家卢国公府的泰和楼打擂台吗”

“两者之间虽只差一个字,但大不一样”刘昕显然知道此楼来历,轻笑道“比起被赵家开到大江南北的泰和楼,眼前的太和楼可要特殊得多,全国上下,独此一家”

“哦”刘晔也来了兴趣,不由问道“背后是谁”

“七哥”刘昕也不卖关子了,直接答道。

刘晔明显呆了下,然后笑道“若是七哥搞出来的酒楼,那定然是格调非凡,今日可谓不虚此行了”

在当年“倒王”风波之后,七皇子吴国公刘晖便彻底消沉下去了,不只人被赶出政事堂,还被半圈禁于公府之中,曾经高朋满座的流光园迅速冷清了下去,只余刘晖自个儿,时不时地去坐一会儿,抚琴小酌。

也正是在这种凄清的氛围之中,刘晖又写出了不少好词,从其近期的一些作品中,能够明显看出风格的转变,比起当初的浮躁俗丽,多了一些岁月的沉淀,更有深度,也更让人唏嘘动情。

当然,除了作品,还有有传闻从吴国公府流出,说刘晖精神出了问题,不时暴怒难抑,对姬妾、仆侍动辄打骂。不过,在世祖皇帝驾崩后,似乎渐渐正常了许多,也开始出门活动,刷起了存在感。

太和楼的待客门槛一向是很高的,此番安东王刘文渊做东,自然是包场,拒绝其他宾客,因此偌大的太和楼在热闹的延康大街上竟有些格格不入的冷清感。

楼外街市上人流依旧密集,而隐藏在人群与两侧建筑中,有着说不清数量的眼线、密探,对太和楼内的情形密切关注。但再关心,也只能远远地观望着,守在楼里楼外的那些悍士实在不是好相与的。

刘晔、刘昕两兄弟下马,亲自等候的安东王亲自迎了上来,笑吟吟地行礼道“见过二位皇叔”

仅从年龄上说,这叔侄三人算是同龄,刘昕甚至比刘文渊还要小一岁,再加上过去少有交集,真要说刘文渊对二皇叔有多尊重,那也不现实。

刘晔还是那副豪迈气度,冲着刘文渊便笑道“我真是好大的面子,竟劳安东王亲自迎候”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