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说:“不过过于苛责,你们并无经验,慢慢先掌握了,再深入探索就是了。”
玉器大匠车里躬身施礼:“谢过上人。”
林夕又看了看凹透镜,果然也有一些弯曲。
然后,林夕用左手举着凸透镜,右手拿着凹透镜,然后前后移动,大约在一尺半前后的位置,林夕看到了放大效应,并且是正像。
【注:
望远镜看远处的人或者物体,如果在目镜中是上下左右颠倒的,就是负像,如果是正常的,就是正像。
通常开普勒望远镜两片都是凸透镜,折射式望远镜的一种,物镜组凸透镜形式,目镜组也是凸透镜形式。
这种望远镜成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但视场可以设计的较大,
最早由德国科学家开普勒(JohannesKepler)于1611年发明。
为了成正立的像,采用这种设计的某些折射式望远镜,特别是多数双筒望远镜在光路中增加了转像稜镜系统。
此外,几乎所有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为开普勒式。
伽利略望远镜:物镜是会聚透镜而目镜是发散透镜的望远镜。
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
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
其优点是镜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视野比较小。把两个放大倍数不高的伽利略望远镜并列一起、中间用一个螺栓钮可以同时调节其清晰程度的装置,称为“观剧镜”,这种望远镜的视觉体验比单筒望远镜要好。
真正从制造角度来讲,两片凸透镜要远比一片凹透镜容易得多。
林夕因为紧急制作,必须用最快的速度,产生可用的结果,所以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伽利略望远镜。】
林夕让玉器大匠车里到自己的眼睛位置,来看。
玉器大匠车里眼睛移动过来以后,猛然向后倒了一下,这才惊讶地抬头看着林夕:
“上人,您这是——巫术?”
唐翰林登时来气了:“车里,上人在此,休得胡言,真的要是,也是神术。”
玉器大匠车里连忙呸呸呸了几声,佯装打了一下自己的嘴:“上人恕罪,上人恕罪,小可过于惊讶,胡言乱语。”
林夕说:“好了,就这样,你看到了把,如果前后移动,就能看的很远。这就是望远镜,不是神术,不过是神授神启,神道天地所运行的规则,被发现并且妥善利用罢了。
回去把凹透镜,也做一个同样弧度的凸透镜,那个可以看的更远,不过就是上下左右是颠倒的。看远处用得着。”
玉器大匠车里连忙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