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又问:“鹰嘴岩的饮水能够供多少人?”
涂熙才说:“方才问过原来红关垭民兵洪山,他说鹰嘴岩那里岩石居多,他们以往没有挖到水井,但是偶然有降雨以后地表的溪流,向南两三里有一片小型的半咸水沼泽,面积约莫一里见方,向西就是咱们这里的方向,丘陵起伏地貌,有一些耐盐碱的茅草,估计要想见水,没有二三十步深度,是取不出水的。”
林夕问:“他住的村子,水井多深?”
涂熙才说:“那是很老的村子,据说是有水脉的,但是也有十多步深,天下雨少了,海水就倒灌,水就难喝了。”
炜杰则说道:“鹰嘴岩那里,主要是岩石难以挖掘,岩石不吸水,所以地下水留存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只是仓促之间,咱们挖出二三十米的井,没有工具很困难。”
林夕问:“如果有工具呢?”
炜杰说:“若是有趁手的工具,需要钢钎和铁锤,挖一个四五尺见方的圆圈圈,然后逐渐往下深入,一日一夜能够下四五尺,就很不容易了。”
涂熙才倒吸一口冷气说:“如此二十步岂不是要二三十日?”
炜杰说:“你以为呢,井水这东西,都是命脉呀。”
林夕想起来后世的钻井,不过现在想要这个东西,缺的很多呀,想到钻井,林夕就突然想到自贡盐井,自贡的盐井最出名的,其实是一种发明,燊海井采用中国传统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凿成,目前仍在生产井盐,燊海井是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标志,是世界钻井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林夕依稀记得《天工开物·井盐》中的记载——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盐井周圆不过数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余,深必十丈以外,乃得卤信。故造井功费甚难。其器治铁锥,如碓嘴形,其尖使极刚利,向石山舂凿成孔。其身破竹缠绳,夹悬此锥。每舂深入数尺,则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长。初入丈许,或以足踏碓梢,如舂米形。太深则用手捧持顿下。所舂石成碎粉,随以长竹接引,悬铁盏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
//林夕带孩子们去参观自贡盐井的时候,还看到在燊海井和东源井,那里有古代井盐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天车、碓架、大车、汲卤筒,都是记载井盐历史的活标本,当地甚至还一直保持极低的人工盐产量,以满足当地腌菜市场。
//这种井架,自贡人称其为“天车”,是用于开凿小口深井、修治井、提取卤水的支架,一口盐井配有一架天车。
//由于没有钢铁,所以当时制作的天车,要将多根杉木捆成木桩,用竹篾绳索扎固,而后将捆扎好的木桩竖于盐井的井口,木桩之间相互连接构成“A”字形井架。
//在井架顶端安装天辊,下部安装地辊。天辊、地辊起定滑轮作用,利用杠杆原理提放打井设备与汲卤器具。
//天车的高度多在数十米,少数过百米。制作与修缮天车的工人叫“辊工”,经常要攀爬高处,据说自贡历史上最高的天车是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达德井天车,高113.4米。
//天车有四脚,四周拉有12根用于稳定井架的风篾,天车支撑木桩的正中间有空隙,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材料,扩大地面接触面积以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内部通风防止腐烂。
//天车的一侧是碓架,又称踩架,由圆木架设而成,上面安装有“花辊子”,用来绕篾绳。下面是人工踩板,踩板一端的碓头通过篾绳连接锉井等工具。工作时由几名工人踏踩板,利用杠杆原理,碓头翘起,钻井工具靠自身重力迅速向下冲击,如此反复击碎岩石。
//“大车”则是用木头和竹片制成的大型轮盘,也叫“盘篾绞车”、“地车”,是借助绳索牵引凿井工具或汲卤筒的动力设施,由轴心、车盘、刹车、车架四个部分组成,由早期大口盐井的排车、推车进化而来。其工作原理是将竹篾绳的一端固定在大车上,经地辊、天辊转向后,拉动另一端的凿井工具或汲卤筒。起初通过人力转动大车,一般需要10多个工人,后发展为使用畜力,主要是牛,去参观的时候,已经在使用电动卷扬机来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