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骂了句,道:“你个老东西,明知道朕舍不得让你死的,还故意这般说。”
刘瑾抬起头欢笑着。
“陛下说得是。”
内官监,是一个权力极大的地方,刘瑾不是没想过,可是没有陛下的旨意,他根本连提都不敢提。
如今,一个馅饼就砸了过来。
这叫他如何不惊喜。
“不知陛下想让老奴办何事?”
既然朱厚照这么说了,就势必要有事要办。
第一件事,必须得给陛下办好了,不然,后面是要吃鞭子的。
朱厚照道:“这次河南大灾,河南地方官员瞒报受灾人数,还大言不惭说事先就做了准备,可据朕得知,事实与下面报上来的情况不一样。”
“你去内官监总督团营,给朕将人派出去,监管百官,看看下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然后如实禀告给朕。”
这就是朱厚照的打算。
他要有自己的眼线,才能够不成为聋子、瞎子。
刘瑾一听大喜,监管百官,这份权利可谓是极大。
“陛下,老奴定不负重托。”
朱厚照这才舒了一口气。
“在此之前,你先去给朕办一件事,查一查火器局。”
刘瑾抬头。
………………
而在内阁中,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大学士正在商议此次出征事宜。
鞑靼军经探明,约有五万之众,围攻灵州,侵犯花马池,掠韦州。
正势如破竹的朝着关内而来。
出征,必须要尽快的派遣大军出征,痛击鞑靼军。
刘健说道:“我看时间上差不多了,北大营中的兵马早在多日前就已经聚齐,就等着宫中旨意。”
“是啊。”谢迁道:“六七万人马的吃喝每日就是巨额消耗,与其在北大营白白耗着,不如早日开拔,也可早日与鞑靼军决战。”
关于钱粮问题,一向都是一个令人头疼无解的大问题。
“刘大夏那里怎么说?”李东阳还是想问问兵部尚书刘大夏的意见。
刘健看了看外面,说:“早些时候已经派人去喊了,想必应当也快到了。”
不多时,刘大夏就一身喘息的跑进了内阁。
“见过三位大学士。”
“呵呵,刘尚书,你这莫非是跑来的不成?”李东阳笑吟吟问道。
刘大夏平息了一下腹腔,道:“下官就是跑着来的,这几日,北大营中出了不少事,都得一一去处理。”
谢迁问:“北大营?出了何事?”
刘大夏道:“如今各部兵马聚集北大营中,自然就会产生一些摩擦,那些军汉子又大都是些暴脾气,一点就着,这几日,已经发生了数起斗殴事件。”
关于军队,刘健他们三人还是了解过的。
“这样下去不少办法,仗还没打,自己人就先打起来了,这不是笑话吗?”谢迁呵斥道。“武安侯张昴呢,他身为一军督帅,就不知道管一管吗?”
刘大夏苦笑,这内里的事情,谁又说得清呢。
“还是早些去面对鞑靼军吧,把这些火气都撒到鞑靼军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