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过去看起来似乎要花费大量人工的拦路虎被逐步解决了。包括新型的锻锤乃至锻锤设计,新的加工制造方法,甚至新的冶炼方法。
很长时间以来,东原国匠人们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除了个别负责的官员,大多数匠人们都没有独特的文化,加工与制造更多依靠经验。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更信任锤子而不是机械”当进行劳作的人也开始有了富家子弟一般的兴趣和知识的时候,很多情况都开始有些改变了。
当然,即便如此,第一次制造出来的钢瓶弩车也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方向操作的时候不稳固,很容易被多人拉歪。而且一些特别的地方漏气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准确度和威力。在测试的时候,少数地方还出现了临近事故边缘的一些事情。
在张凡比较宽容的管理之下,更为成熟的第二辆样品钢瓶弩车很快就被试制了出来。通过最大限度的想方设法的增加效能。这万斤弩车在一次投射上千支强弩的时候开始真正能够做到在并非直接入射的情况下也能打穿很多一分厚的精钢钢板。
制作这些弩车的过程中张凡乃至匠人们还很快发现:决定穿透能力的并不仅仅是威力本身。箭头的硬度和品质也十分重要,如果是一个有着传统匠人意识的人,或许会想方设法动员更多的人手来精益求精,可是对于很多并不怎样勤劳还有一定地位的学徒匠人们来说,想方设法制造更节省的办法就成为了很多人新的方向。
很快,专门的箭头锻压工具也开始出现了。虽然在成批的加工箭头时候仍然要花费不小的功夫,不过相比过去制造那些特别精良的箭头,乃至包括毒蛊容孔空间的箭头就容易了很多。还有很多天才学徒在制造这些弩车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东西。
“尊主,你看,这些测试数字似乎。。。似乎有什么独特的内在规律于其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好像是某种连续相乘的关系。。。”
张凡当然也早注意到了一些细节上的规律:“应该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