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细想想的话,为何燕丹非要找他呢,为何燕丹不去找别人呢?
天下间厉害的人可多了去了,别的不说,聂屋就比他强了太多。
只不过,这些东西再想下去,就会很无奈。
因为,她的死是无奈,可如果他发现活着也无奈……
所以,荆轲不愿意去想。
原来……我只是个懦夫么?
以想为她报仇为理由,而苟活着,可真到了有机会报仇了,却又因为会死,就下意识的选择逃避?
荆轲苦笑,一把抓起青铜酒樽,一饮而尽。
罢了罢了,怯懦了一世,临了总该有点大丈夫血性才是,再者,以一介凡夫俗子的身份,拖着一位很有可能的未来秦天子共赴黄泉。
他赚了!
再满上了三杯酒,荆轲一一喝下,猛然起身,大步出门而去。
三日后,易水边上,那个英俊到不像话的高渐离,坐在燕丹旁边,一脸文雅的击筑,用那不太标准的燕腔,慷慨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北风肆虐,荆轲在寒风中笼着袖子、缩着身子,丝毫没有后世史书上描写的那样风姿卓绝,反而像一条离家出走的老狗,满身狼狈、满身卑微。
而在他的身后则跟着背着樊於期脑袋和督亢地图的秦舞阳。
听着在寒风中渐渐模糊的悲歌,荆轲嗤笑,默念着‘不复还’,面无表情的看着身后这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半大小子。
以他多年的经验,他觉得这次真的要不复还了,再也没有半点余地的不复还。
因为,这秦舞阳跟他年少时一样,都是个懦夫!
关键时刻,懦夫能有什么助力么?
更何况,这个懦夫的作用,可不是像燕丹说的那样,去配合他刺杀秦王,弥补他那位友人不至的空缺,而是监视他,防止他半路跑了。
所以,燕丹其实也没他自己说的那般相信荆轲,而是毫不留情的,斩断了他所有的退路。
其实用不着的,因为,一个人活着……太累了。
第十七章
十月初一,后世的寒衣节,此时的腊祭。
也正是这一天,虎牢关传来消息,燕国使臣荆轲、秦舞阳,携带燕国督亢地图和樊於期人头由东北而来,约莫三日后便能抵达咸阳。
消息传到咸阳宫之后,嬴政这位未来的始皇帝陛下,眼中也浮现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兴奋和激动。
韩国积弱,魏国早在秦穆公时代,就被大秦打趴了,所以攻打韩魏的时候,并没有耗费太多精力。
但是在灭赵的时候,却是耗损数万大秦将士,如果不是白起使出离间计,攻打赵国的时候,怕是还要再折损十余万大秦将士!
而后攻打楚国更是陷进去五十万大军,军费成了一个无底洞,即便是有着奖励耕战的国策在,即便有着自宣太后以来百年的积累,秦国也隐隐约约有些扛不住了。
若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燕国,一统天下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再者,也是因为秦国足够强大,燕国才会臣服,所以,秦王陛下以为,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当广传天下,让他的子民也跟着一起见证巍巍大秦的强大!
于是乎,燕国使臣前来求和的这个消息,在经过嬴政默许之后,便从咸阳宫传了出来,有嬴政的默许,这消息就仿佛长了翅膀一样,在半日之内,就已经传遍整个咸阳城。
这消息的覆盖范围,很快就已经达到无人不知的程度,即便是天天都呆在小木屋前,仿佛被打入冷宫的历青锋也在经过市肆之间的时候,从闲谈的路人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
从王孙满坟头爬起来,懒懒散散的将杯中酒尽数倒在王孙满坟头上。
历青锋那本来有些浑浊懒散的眼神,渐渐的凌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