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拱手一礼,道:“回禀太守公,先前,小子发现刘开隐秘的时候,刘开气昏了头,想将小子抓来太守府,但被小子威胁一番之后,他却转头带着小子往西城团练司去,所以,太守公不妨顺藤摸瓜,往西城团练司查一查,兴许能破获一桩大案。”
不管古今中外,走私这种东西从来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
尤其是大宋朝廷在针对日益兴起的商人的情况下,几乎在整个大宋都布满了关卡,重重收税之余,也能顺带防止走私。
而走私者,想要通过那重重关卡,就需要有通行证,而能开具通行证的人,必定不是小角色。
从之前刘开的所作所为来看,西城团练使必定是其同伙,那么,顺着西城团练使查上去……不知道最后会查到哪个大佬的身上。
想着这些,秦歌自己都有些惊心动魄。
“这……”周聪顿住了。
弄出一个刘开已经可以收手了,再往上查……他不想被贬谪,更不想得罪那些朝中大佬。
更何况,官家已经不是十来年前才继位时的热血青年了,这一路撸上去,官家指不定和稀泥,倒霉的,还是他这个查案的。
要知道四年前,富弼就是因为得罪了吕夷简,因为官家和稀泥,富弼差点没被吕夷简整死在出使辽国的路上。
更何况,当时的次相晏殊还是富弼的老丈人呢,有次相老丈人的富弼都差点被整死……他这个在东京无依无靠的转运使……
周聪哈哈一笑,道:“此事容后再说,十一郎,可有兴趣参与端午文会?”
“文会?”秦歌愣了一下。
周聪满脸善意的道:“不错,端午文会,能说出‘四为’之言,十一郎文才堪称无双,而你就读于私塾,当是为科考准备,不若在端午文会去扬扬文名,他日若是进士及第,便可直接有了差遣,不必做那推官磨堪虚耗时日。”
秦歌沉默。
大宋与大唐虽然隔了个混乱的五代十国,但,某些大唐风俗还是被保存了下来。
例如文名。
唐时进京,举子都要提前去高官门前递拜帖,拜帖附上举子得意诗文。
那时,需要先有名声后有官。
不,到了唐朝中期往后,甚至恶劣到了没有名声是绝对不可能中进士的程度。
大宋也是如此,若没有太大的名声,便是状元,也得先从推官,也就是预备官员做起,慢慢的熬资历。
可若名声滔天,如苏轼那般,便可不必熬推官,直接入得官家眼去,直接就能得到有差遣有权柄的官职。
但,秦歌仔细思考了一下,他前世虽然是个旅行作家,可真要写诗,现代诗那种啊个没完没了的还能来两句糊弄糊弄人,但古诗这种十分讲究平仄押韵的体裁,他就没把握了。
至于‘四为’,要是秦歌提前知道这个时代还没有这句话,当时他说什么也不会说出这句话的。
毕竟,他也是个文字工作者,被抄袭、被盗版的感觉,真心不太妙。
所以,他也绝不会去抄袭那些宋朝以后的诗词去装比。
想到这些,秦歌拒绝道:“太守公抬爱了,小子其实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混子,远远不够格去参与什么文会的。”
“十一郎太谦虚了。”周聪大笑着道:“就这么说定,今日三月十五,待到四月初十,我让秉中给你送请柬过去。”
……!!!
秦歌无语。
但事情已经盖棺定论,无法扭转了。
再者,这文会邀请,也是太守公看得起他秦歌,这才邀请他的,再推辞下去,就是不给太守公面子,就是敬酒不吃了。
秦歌和辛栩告退。
两人很快便出了城,在只有荒草与树的三五里小路上走着。
如今,扳倒了刘开,两兄弟自然不用再跑路了,安居乐业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