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业和李卿奴也在计划返回梁国了,只是还没有确定时间,他们想趁此机会,再次畅游健康城内的繁华之景。
祝修远作为梁国使者接待官,又是李继业在陈国唯一的朋友,他自然需要陪同。
另外,董淑贞也来了,与李卿奴两女见面,就挽着手叽叽喳喳,走到一边去,不与祝修远和李继业他们一路
祝修远只得长叹一开口气,这么多天了,李卿奴还在躲着他
他真的很想当面向她解释清楚,若她要罚,就罚好了,也算是了却他心里的一块心病。
可是现在,李卿奴根本不给机会,祝修远无法与之单独相处。
祝修远如鲠在喉,只能另寻良机
上元佳节的“余温”,还没有完全消散,按照往年旧例,上元灯会还要往后延续三天。
今日才是上元佳节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说,明日还有一天观赏花灯的机会。
祝修远、李继业、李卿奴、董淑贞,他们几个结伴出游,又将京城周边诸景游逛了一遍,诸如莫愁湖、神烈山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待游逛完,众人都有些疲累,于是各回各家休息,约定明日再去逛秦淮河畔,趁着上元佳节的“余温”,最后再领略一番繁华的美景。
转眼来到第二日。
祝修远他们按照约定出游,还是他、李继业、李卿奴、董淑贞四人。
秦淮河畔,钞库大街。
乌衣巷入口。
时间是巳时初刻,大概早上九点钟左右。
祝修远他们四个,已经逛了小半日,觉得有些累,于是打算去董漱玉暂歇一会儿。
李卿奴和董淑贞两女走在前面,她们手挽着手,密切交谈,欢声笑语,宛如亲姐妹。
祝修远和李继业落在后面,他们一边走,还在一边讨论一个话题。
祝修远有些心不在焉,他缓缓移动着脚步,视线却不时落在李卿奴的背影上。
这一次,祝修远才是感觉到了,李卿奴身为梁国公主的遥远
遥不可及啊
这么久了,他还是没有找到机会,诶
这种感觉,总让祝修远觉得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别看李卿奴亲切的称他为“师兄”,有时候还卖萌,像是个邻家妹子似的。
可是,人家一旦高冷起来,就变得那么的遥不可及,高不可攀
祝修远和李继业身后,则是言大山。
后面还有府中家将,穿了便衣,以及同样穿着便衣的梁国兵卒等,约有三十余人。
这三十余人,只是明面上的,暗中散落在街上人流中的,还有数百。
这个安保力量,可谓是十分强大了。
不过,在身手高强的刺客面前,这种程度的安保力量,就显得多余
也就是在一刹那之间,突变发生
祝修远的视线,再次隐晦的从李卿奴背影撤回时,他的眼角余光,忽然瞥到,他的右侧,有五六人忽然暴起,发狂似的奔来。
这些人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没有任何特殊,丢在人群中,一点也不显眼。
可是他们发狂似的冲过来的举动,却极为异常。
祝修远只是眼角瞥到而已,他并未反应过来,因为时间太短。
不过视觉传递进来的画面,却是源源不断,不管你能否反应。
短短的时间内,“那五六人掏出明晃晃的匕首”,以及“人群中另外一些百姓慌忙阻拦他们”的画面,硬生生塞入祝修远脑海中。
或许是因为信息量过大,反应不过来,脑袋处理不了这些信息,这硬生生塞进来的画面,竟让祝修远感到一种针刺般的疼痛。
甚至,祝修远嘴角,都还残留着一抹向下弯曲的弧度,那是因李卿奴不给他解释机会的苦笑。
终于,时间貌似过去了一秒钟,祝修远神经反射般,往侧边转头看去,这纯粹是下意识的反应。
不过他所看见的,却是“一个匕首的刃尖快速放大”的画面,后面,似乎也有两三个刺客被便衣拦住了。
但冲在最前的这位刺客,却是直奔而来,那个匕首的刃尖,几乎呈一条直线,中途没有丝毫颤抖。
刹那间,祝修远浑身紧绷,他虽然做不了任何躲避的动作,但心里深处却冒出一种濒死般的反应,遍体发寒。
现在的祝修远,就如同受惊的老母鸡,被人一吓,就自动紧绷缩在地上,随便人家“捡起来”。
“恩公”
忽然耳边响起一个来自深渊般的喊叫声,有些遥远,朦朦胧胧,听不太真切。
那个匕首的刃尖,越来越大了,似乎下一刻,他的视线就将是一片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