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
左亦秋微微一愣,有些不解。
庞学林道:“我搞研究的时候不希望有人打搅。”
“哦。”
左亦秋脸上露出恍然之色,随即,左亦秋又道:“对了,庞教授,上周您让我联系的那位曹源博士,他下午抵达江城和您见面。”
“曹源下午到?”
庞学林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他找曹源,自然是为了超导方面的研究。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有天才的话,那么曹源无疑是其中之一。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起经过基因优化剂改造之前的庞学林,曹源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曹源是西川省人,从小就展现了过人的学习天赋。
因为天赋异凛,十一岁被深城的一所实验中学看中。
在实验中学中,他仅用三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全部的课程。
三年之后,十四岁的曹源以668的成绩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本科阶段,曹源依旧成绩优异,获得了中科大的郭沫若奖学金。
十八岁那年,曹源本科毕业,获得了麻省理工的offer。
进入麻省理工后,曹源虽然与自己想要进的物理系失之交臂,却意外进入了麻省理工电气工程系,跟随导师Herrero读博,然后在HERRERO手下对双层石墨烯的相关特性展开研究。
二十二岁,曹源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杂志发表两篇关于石墨烯超导的文章,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
同年,曹源登上《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的未知。
曹源后来的经历庞学林不太了解,这段时间他查超导方面的资料时,隐隐感觉到曹源的那个发现,对于他寻找一种具备普适意义的超导理论至关重要。
因此他托人问了下曹源的情况,这才知道曹源已经是中科大的副教授,独立带领一个团队搞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研究。
于是庞学林干脆让左亦秋联系上了曹源,希望能和他见一面。
他倒没想到,曹源会主动赶过来。
下午两点半,庞学林在办公室里见到了这位只比自己大两岁的天才少年。
曹源中等个子,身材消瘦,带着眼镜,人看起来很精神。
两人年纪相当,又同属于学术界的新生力量,很快就熟络起来。
寒暄片刻之后,庞学林笑道:“曹教授,我这次之所以邀请你过来,是想问你一下,有兴趣加入钱塘实验室吗?”
“加入钱塘实验室?”
曹源微微一愣,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
他之所以在接到左亦秋的电话后,主动赶到江城,主要是对庞学林他们团队的大尺寸高纯度单层石墨烯制备技术比较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