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众人商量了一下上书的事情才各自离开,只有李纲和孔颖达被岳山留了下来。
“我写了一本书想请两位斧正。”岳山拿出两本书分别递给两人。
“哦?”李纲精神一震,伸手接过一本。孔颖达也好奇的接过一本。
当看清楚封面上的字迹之后,两人同时露出惊讶的表情。
“独尊儒术?岳候你这是……”孔颖达不敢置信的道。
“看过再说。”岳山伸伸手示意他先看书。
孔颖达连忙去翻自己手中的书,因为手抖好几次才翻开。
这本书岳山写了两年修改了几十次,近期才确定了最终的版本,而且时机也比较合适。
这大半年来李世民时不时的就表达出对儒家的不满,甚至去年九月份的科举考试其中一道考题就是批判儒家的,现在的儒家人心惶惶。
为什么关于大字典的风评陡然逆转?还不是那些读书人希望通过大字典讨好李世民。
现在岳山把‘独尊儒术’拿出来就是雪中送炭,儒家的人就算看他不顺眼也要捏着鼻子夸他。名声和影响力就是这么刷出来的。
当他有足够的影响力的时候,自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读儒家的经典。
最终版本的独尊儒术在总体框架上和第一个版本没有区别,先介绍了先秦时期的情况,又介绍秦汉时期国家统一但思想不统一的乱象。并得出一个结论: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
然后又介绍了百家的优缺点,顺其自然年的引导出一个结论:儒家是最适合的学说,所以才有了独尊儒术。
第三部分讲的则是独尊儒术之后的中原文明是如何形成一个统一大族群的,而这个族群在之后数百年间创造了何等的风光伟绩。
即便是经历了五胡乱华也始终屹立不倒,但凡有一丝机会就能重新崛起。
第四部分也就是最后部分,他也稍稍指出了儒家独大之后的缺陷。并表示儒家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停的自我革新,才能适应不同的王朝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敌人等等。
儒家最讲究尊古,想提出什么观点最好能在前人所著的经典里找到论据,岳山就拿孔子和孟子做了‘与时俱进’的论据。
现在我们提儒家必谈孔孟,认为孔孟是儒家二圣,但在唐朝并非如此。
孟子还没有被封‘子’,大家都用孟轲来称呼他。此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儒家大贤,和亚圣的边儿都沾不上。
《孟子》这本书还算不上是儒家的经典。
准确的说,在宋朝之前只有五经没有四书。五经是汉武帝所立,四书是宋朝才确立的。宋朝之前四书里面只有论语是儒家核心典籍,大学也很重要。
《中庸》《孟子》都只能算是比较重要的论著。
一直到韩愈时期,为了确立儒家道统他强调儒家起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后传给孔子,再传孟轲。
此时孟子的地位才第一次被拔高到儒家核心人物的行列。到了宋朝,儒生们为了完善儒家经典,把孟子的‘义’抬高到和孔子的仁并列的地步,并尊他为亚圣。
之后又确立了四书,进一步补充儒家的精义。
岳山借用了韩愈的说法并做了进一步的修改。
他说儒家起于尧舜时期,经过禹汤、文武周王的发展,孔夫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仁’的思想,后来孟子又做了补充提出‘义’。
正式把儒家的思想归纳为‘仁’‘义’。
当然了,这个只是顺带提一提,他这么做的真正用意是为了引出一个结论。
儒家思想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圣贤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逐步完善,最终成为百家争鸣的胜出者。而我们最为后人怎么能忘记先辈的优点,变得固步自封呢?
独尊儒术至此结束。
全文总共七万余字,可谓是字字珠玑没有一个字灌水,
时间不够了,等会改。时间不够了,等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