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历史上他只是被追赠吏部尚书,谥号为懿。但这一世,李世民应该是觉得亏欠他太多,除了追赠吏部尚书,还追赠相州刺史,谥号为‘端’。
最关键的还是谥号的改变。
文臣的谥号一般以文为第一个字,后面搭配不同的字表示不同的意思,唐朝一般为:
贞、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
字越靠前赞誉就越高,文贞就是文臣最高的美誉。宋朝为了避赵祯讳,把贞改成了正。所以从此之后文正成为谥号第一等,其实和文贞是一个意思。
唐朝历史上只有魏征、张说、宋璟等寥寥数人获得,可见珍贵程度。
有人说了,不就是死后的一个美誉吗,有什么用?
那只是现代人缺乏荣誉感,在古代死后的谥号可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能福泽后辈。
明朝李东阳快死的时候就因为挂念自己谥号问题始终不肯咽气,他的朋友杨一清过来看望他,给他说:皇帝已经给你拟好了谥号,文正。当时李东阳就从床上爬起来给杨一清磕了一个头。
由此可见古代人是多么重视谥号。
懿字排在所有谥号第八位,端字排在第五位,别看只差了三位,其中代表的东西就千差万别。
换成还活着的那些大臣,如果告诉他们,提前死五年能把他们的谥号提前三四个位格,恐怕半数人都会同意。
这一点都不夸张。
王珪的子孙得知他的谥号是‘端’的时候,也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对李世民感恩戴德纷纷面朝永安宫方向跪拜感谢。
就在王珪死后的第三天,关利君再次找到了卫大茂。
“王相走了。”
正在吃东西的卫大茂随口说道:“走就走啊,和我说干什……”
话说到一般才反应过来,一双浑浊的眼睛瞬间恢复神采,瞪着关利君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王相走了,就在前天。”关利君道。
卫大茂不敢置信的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他的身子骨不一向很硬朗吗?怎么可能会突然没了?”
突然他发疯一样扑到牢笼前抓着栅栏道:“你在骗我,你在骗我对不对?”
“三天前圣人召群臣议事……”关利君面色平静的把当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一遍。
“操劳过度,忧虑过度,哈哈……王珪没想到你胆子这么小。哈哈……”卫大茂大声嘲笑起来,笑着笑着就变成了嚎啕大哭。
“啊……叔玠兄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你啊。我对不起你……啊……啊……”
“你应该知道,以王相的为人就算刀斧加身也不至于如此,之所以变成这样样子,全是因为你。”关利君没有理会他的嚎哭,因为他知道卫大茂一定能听的道:
“巫蛊之案牵连比你想象的还要大,你又是最重要的案犯,就算是他想护住你的那个私生子也很难,他是害怕有负所托将来九泉之下无颜见你这位故人才忧思过度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