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朝代他们就是这么做的,轻车熟路。
那些皇帝最喜欢什么万国来朝,随便一个势力派几个使者过去声称仰慕天朝上国的繁华自愿为藩属,就能获得官方册封和几十倍上百倍的钱财回馈。
但李渊偏偏打破了这个常识,我不要你的贡品,也不会承认你合法身份。
我现在没精力收拾你们,随你们怎么闹腾,等我腾出手来会把你们真正打服跪下来称臣。
这就是李渊的真实想法。
还有就是和亲,李渊当皇帝国内一直处在诸侯混战局面无力抵抗突厥,他不得不每年给突厥上贡大量的钱财换取短暂的和平。
即便如此颉利依然时不时带兵南下入侵。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过和亲,还有人提出远交近攻可以和西突厥交好共同对抗颉利,并提出和亲之策。在这种情况下李渊都没有同意和亲。
虽然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确实和前几个朝代的皇帝不同。
李世民登基以来也有不少人提出用和亲政策分化拉拢东突厥各部,甚至还有很多部落比如薛延陀、西突厥主动请求和亲,都被他拒绝了。
也就是说至今为止大唐还从来没有和过亲,所以岳山当场表态鄙夷和亲,李世民纵使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不会生气。
现在表明态度还有一个好处,以后谁要是再提和亲,岳山就能光明正大的站出来反对,到时候李世民也不会因此责备他。
至于以后会不会有和亲这样的事情发生,肯定会有的。
原本历史上李世民就迫于压力几次同意和亲,不过后来都被他找机会给悔婚了,开大唐先河的一次和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成公主入吐蕃了。
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都这么做了,那后世皇帝自然可以理直气壮的去做,所以唐朝至少有二十次和亲的经历。
这还是正史有记载的,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什么,你说和亲是大事件必然会有历史记载?
一开始大家都是这么想的,直到后世的北极熊在自己的领土发掘出一座唐朝风格的古城池,根据出土的遗物推测唐朝时期曾经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势力在此地生活过。
并且这个部落还和唐朝和过亲,所以城池的风格都是偏唐风,还有许多唐朝的生活用具之类的。
但翻遍世界史,都没有任何关于这座城池和这个部落的任何记载。中国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也都没有这次和亲的记录。
所以大胆的推测一下,应该有更多的和亲被历史所掩盖不为世人所知。
有些事情不能开先河,一旦开了先河就会被后世人当成常规手段来使用,哪怕这个计策一点用处都没有。
和亲就是卵用没有,但因为推行了几百年而被很多朝代封为圭臬。
岳山的态度就很明确,和个卵的亲,谁提和亲就让谁自己去给人家当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