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没忘了两个月前岳山当着群臣给他说的那一番话,有高士廉保着他还无所谓……甚至高士廉不在了,以他吏部侍郎的地位,也不是很怕岳山。
皇帝纵然很信任岳山,也不会凭着他的喜好随意处置大臣。
但现在不同了,这件事情牵扯到了太子遇袭案。
虽然他和太子遇袭没有直接关系,但陷入暴怒之中的皇帝显然不会听他解释。现在皇帝还没顾得上管他,或者已经忘了当初的事情。
可只要有人站出来提一嘴……
刚想到这里他发现岳山朝他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他心中大叫一声不好,还没来得及做出应对就见大理寺评事饶皋素站了出来:
“当初岳候弹劾池登崧,吏部侍郎周墀出面阻挠,臣怀疑两人有见不得人的关系,当严查。”
“圣人冤枉啊,我只是……只是……”周墀原本想说他是听高士廉的吩咐才站出来的,可话到嘴边就意识到真这么说那就是找死,连忙改口道:
“只是想到岳候并未销假出现在朝堂之上于礼不合,才站出来指正,一切都出于公心未敢徇私,请圣人明鉴。”
李世民这才想起还有条漏网之鱼,讥笑道:“你有没有私心一查就知道了,岳山这件事情就交给六扇门了,一定要还周侍郎一个公道。”
“喏。”岳山欣然领命。
“免去王真大理寺卿之位,先关押在六扇门大牢,等事情查清后一并处罚。”
“孙伏伽,命你暂代大理寺卿之位,全力配合清水候调查此案。”
李世民接连下了数到命令,有人升迁,有人被贬,有人被下狱,总之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些事情处理完,赵蒙高呼有本上奏无本退朝,群臣没有人站出来。
其实今天大多数臣子袖子里都揣着一本奏折,基本上都是关于日食的,只是现在已经用不着拿出来了。
在朝堂上没有奏折是不允许站出来奏事的,准备好的奏折用不上,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这个时候岳山再次站了出来。
“圣人,臣有本奏。”
“说。”
“池登崧之子略买良人案发生后我就派人调查过,民间略买人口成风。其中官卖不足三成,七成皆为狂徒偷抢劫掠良人违法私卖……”
“就以京城为例,每年丢失幼童良家女子数千人,放眼全国更是不可计数。”
“京畿之地每年有数千人被略卖?”李世民悚然而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唐在他的统治下日渐强盛,民间一日比一日富足,到处都是歌功颂德的声音,他也以为真的国泰民安了。
可现在有人告诉他全国最富裕的京畿之地都有这么多人间惨事发生,让他如何能相信。
“万年令、长安令,你们告诉我清水候所言可属实?”
长安万年两县令满脸苦涩的站了出来,他们想说这是假的,可他们更清楚一旦自己这么说了,人可能就要没了,只得硬着头皮道:
“虽不准确,但也相去不远。”
李世民热血上涌肺都快气炸了:“以前为何不讲?”
张安万年两县令能说啥,只能深鞠躬:“臣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