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时间总是最折磨人的,岳山重新有了那种度秒如年的感觉。每次他都觉得时间已经过去许久,抬头一看钟表,发现才过去几分钟。
就这样过了差不多四十多分钟,孙思邈才气喘吁吁的跑进来。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被这样折腾,岳山心中充满歉意。
但一想到自家还躺在床上的老婆,那点愧疚顿时就丢到爪哇国去了,恨不得马上就让他看病开药。
孙思邈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稍微喘了口气儿就来到床前给李丽质诊治。一番检查之后得出的结论和前面的郎中一样,这里就不赘述。
等问到该如何治疗的时候,他胸有成竹的道:“还好发现的及时,体温控制的也不错,还能治。”
众人皆松了口气,长孙无垢连忙道:“还请药王赶紧下药吧。”
孙思邈道:“我先开两副药,一副现在就让她服下,半个时辰就能醒过来。另一副睡觉的时候服用,晚上捂一捂汗明天就能度过危险期了。”
“谢谢药王。”长孙无垢感激的道。
“谢谢孙道长。”岳山也在一旁谢道。
“份内之事,我先去开药。”孙思邈道。
岳山就引着孙思邈来到外间,药方开好赶紧让人抓药煎熬。
把这些事情安排好,孙思邈又从药箱里取出好几个鸡蛋大小的蜡丸道:“伤寒具有传染性,最近让府上的人都小心一些,感觉不对了就赶紧医治千万别拖。”
“这几丸药对轻微伤寒有不错的疗效,也可以预防感染伤寒。你可以每天早晚各吃一颗,以免照顾公主的时候被传染到。”
“谢谢孙道长,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岳山再次道谢道。
“你应该谢自己才对。要不是你把《伤寒病杂论》从故纸堆里找出来,不知道苍生还要被伤寒肆虐多久,今日老夫也拿不出针对性的药方。一饮一啄自有天定啊。”孙思邈感慨的道。
前文已经介绍过伤寒病杂论的前世今生,这里在啰嗦几句。
伤寒包含的种类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具备很强的传染性,在古代是最常见的瘟疫之一。
而且比起天花、霍乱等瘟疫,伤寒爆发的频率更高,尤其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更是高发期。可以说每年都会爆发一轮或者好几轮伤寒疫情,无数人因此丧命。
东汉末年长沙太守张仲景穷尽一生研究伤寒,最终写出了旷世巨著《伤寒病杂论》解决了大部分伤寒类的疾病。
然而汉末战乱年代没人重视医术,《伤寒病杂论》没有得到推广。
又因为这个时期纸张还没有普及,书写的载体依然是竹简和布帛,这注定了书籍无法大批量生产,只有几部手抄版流传于世。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书籍失传的重要原因,整个天下就那么几本,遇到战乱人都活不下去谁还管几本破书,很容易失传。
《伤寒病杂论》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这部书不被人重视,随波逐流逐渐散失在各处。等它的价值真正被发现,还要等到宋朝时期。
有太医从残篇中发现了治疗伤寒的方子如获至宝,就开始收集研究。最后在古纸堆里一点一点把这部书给重新做整理了出来。
从此中国人才有了医治伤寒病的有效方法。
岳山是知道这本书的前世今生的,穿越后组建医学院,收集天下医书,其中就重点提到了《伤寒病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