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拿到显微镜的众人非常好奇,什么东西都想观察一下。岳山和孙思邈也懒得管,任由他们胡闹。
……
这边正闹着,有宫中信使过来召他进宫。
岳山问那个信使发生什么事情了,信使只说从棣州方向递来一封书信圣人看过之后就召他进宫。
棣州?难道倭奴国有变,还是高句丽、百济、新罗有异动?
他不敢迟疑,马上随信使一起进宫。
到了宫里发现没有任何异常,李世民正在和那一群心腹开会,见他进来还佯怒指责道:“丽质的病都好了,你不好好上班瞎跑什么,小心扣你的俸禄。”
“哈哈……”其他人也跟着大笑起来。
“呵呵……”岳山从牙缝里挤出一丝干笑,道:“圣人说的是,不知道你召我过来有何吩咐。”
听到提醒李世民顿时想起兴奋起来,提高嗓门道:“刚刚从棣州发来的加急密信,东胜神州的探险队回来了。”
岳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叫道:“真的?人到哪了?”
“信中说要在棣州休整两天换乘河船在回京,现在应该已经出发,最迟五天后达到京师。”李世民道。
“人员伤亡如何?良种取回来了吗?”岳山问道最关心的问题。
“人员死亡三分之一。你说的良种也已经取回来了,除了你特意交代的那四种作物之外还有其他几十种作物,到时候还要你辨别是否有用。”李世民道。
听到死了这么多人岳山心情沉重了不少,但得知良种消息又变得振奋起来,连声道:“好好好,太好了。”
“恭喜圣人,贺喜圣人,得此良种从此我大唐将再无饥馑之忧。此乃不世之功也,圣人必为万世所敬仰。”其他人也起身道贺。
他们都是参加过那场会议的人,知道去东胜神州取良种的事情,现在良种取回来了,自然非常的兴奋。
“哈哈……众卿家言重了言重了。”李世民高兴的都看不见眼睛了。
良种取回来真的能让大唐永无饥馑之忧吗?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只是说出来应景的恭维话,没人会当真。
但得到了亩产五六石的良种确实是大功一件,值得歌颂。
原本的历史上土豆、玉米等传入国内,为什么没人提什么丰功伟绩呢?
原因很简单,那是民间自己流传进来的,不是朝廷主动引进的。
事实上第一个冒着生命危险把红薯引进国内的人一直被百姓铭记,在他的家乡还为他树立了雕像供后人瞻仰。
而且看看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许多良种,一直被后人铭记也一直被史书重点赞扬。孙福才等人这次出海取良种,堪比张骞出使西域。
将来史书必然会浓墨重彩的介绍:大唐贞观年间,圣人李世民派遣探险队出使东胜神州,不但取回了良种,还为后来占领东胜神州奠定了基础。
“圣人,想必他们应该探索出安全的路线了吧?”李靖问道。
“有,有一副详尽的航海图,等他们回京会一并呈上。”李世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