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确实是他孤陋寡闻了,人类对石油的利用可以追述道很久以前,只是没有现代工业利用的那么细而已。
“这东西叫石油吗?比石漆、石脂更贴切,以后就叫石油吧。”田顺谷道。
“不是……你们是怎么想到用石油提取润滑油的?”岳山追问道。
“不是我们想到的,是以为老工匠告诉我们说《水经注》里有写石漆可以用来润滑,我们就找了一些尝试了一下。”田顺谷解释道:
“石漆太粘稠了不合适,我们就想办法稀释提取,还真弄出了润滑油。非常好用,杂质还少。”
水经注?有石油润滑油的记载?一时间岳山都有些分不清真实和虚假了,这太出人意料了。
但他相信田顺谷必然不会在这种问题上说谎。
咱们的老祖宗当年都搞出了那些黑科技啊。看来有必要把古书都翻一遍,把所有知识点重新归纳整理一番,指不定又搞出什么黑科技东西来了。
在田顺谷的带领下岳山一一参观了各个配套车间,看完之后只能感慨人的创造能力真的是强大。
专门制作轴承的车间,轴车间,车轮车间,水箱车间……基本上每一个零部件都有专门的车间进行制作,然后在专门车间进行组装。
“您教我们的把一整台机器拆分成不同的类别按照不同的流程交给不同的人制作,然后进行组装。这个方法是在太好用了。”田顺谷钦佩的道:“现在我们一天至少能组装两台蒸汽机。”
岳山也赞叹的道:“是我应该佩服你们才对,我只是动动嘴皮子这么一说,真正的工作都是你们做的。”
当初他只是说可以这么分工,却没想到他们能把工分的如此细,真的已经做到了每一个零部件都有一群人专门制作研究。
这已经有现代工业那种分门别类的意味了。
“精度准确吗,有没有出现数据差别零部件不能用的情况?”
“一开始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后来一名老工匠拿出了一件叫卡尺的测量工具,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田顺谷说着就左右看了看,然后跑到一旁拿了一把形状奇特的尺子过来:“就是这个。”
看到这个‘卡尺’,岳山一下子愣住了,他极度怀疑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个穿越者。这分明就是前世的游标卡尺,古代怎么会有这东西?
他结结巴巴的问道:“这……这东西哪来的?”
田顺谷没有发现他的异常,得意的道:“这东西早就有了,只是很少用到知道的人也不多。工部的一位老工匠祖上传下来一把,他自己都没怎么用过,一直压在箱子底。”
“一开始分开制作的零部件总是存在细微差异,十个里能有一两个符合标准的就很不错了。”
“我们就天天开会找解决的办法,最后发现是测量时候出现的误差。可这种误差用尺子根本就没办法解决,就算最厉害的工匠十次也会有五六次有误差。当时我们都绝望了。”
“那个老工匠就想到了家里的卡尺,翻出来用了一下发现太好用了,误差减少到了不足两成。如果是熟手可以保证一百件里只出三五件不合格的零件。”
“我们就赶紧制作了一大批卡尺,解决了误差问题,现在所有车间生产的零部件都是通用的。”
一旁的岳山早就听傻眼了,这件事情在他听来就和神话一样,游标卡尺是很早以前就被发明出来的工具?
这……
不对,他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