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怪物,又能会是什么力量让这辆车跑起来的呢。
事实上他很清楚这不可能是怪物,而是大唐掌握了一种神奇的东西,可以带动这样庞大的车体。
但此时此刻他宁愿这东西就是怪物。因为怪物不可复制,工具可以。如果大唐多一些这种工具,那后果……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不只是他一个,随行的许多人都想到了,众人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行走到半途,他们看到了另外一辆长长的火车从对面行来,很快交错而过。这证实了一件事情,火车不是唯一的,而是有许多量。
大唐居然已经强到了这种地步吗?吐蕃拿什么来和他们抗衡。
他脑海里浮现出出行之前和赞普的对话:
松赞干布:“你是吐蕃小论(副宰相),很清楚我们面临的情况。军事上我们无所畏惧,唐人联合宝髻、象雄也拿我们无可奈何,但国力已经无法支撑我们在打下去。”
“如果不能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休养生息,不用外敌打过来,我们自己就要先崩溃了。”
“现在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唐人手里,决定是战是和的人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永安宫。”
“此行出使大唐,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说服大唐君臣停止这场战争。”
禄东赞:“恐怕大唐君臣不会轻易同意啊。”
松赞干布:“不惜一切代价,可以称臣纳贡,甚至还可以送质子去长安,只要能停止这场战争。”
禄东赞:“臣誓死完成使命。”
一开始他信心满满,还构思了好几种方案,该游说哪些权贵,该如何说服大唐皇帝等等。
可是随着逐渐深入大唐内陆,这种信心就越来越不足。在见到火车的这一刻,所有的信心都土崩瓦解。
他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说服如此强盛的大唐停战。
大唐师出无名征讨他国是不义,会遭报应?大唐也有敌人,不怕把我们逼急了万国伐唐?打仗也在损耗大唐国力,对双方都没好处?
这些理由在强大的国力面前都成了笑话。
而且大唐还有一种强大无比的战争神器,火炮。没有人敢之一它的威力,高句丽就是铁证。
强大的国力配合强大的武器……对大唐的实力了解越深,就越绝望。
不知道什么时候火车停了下来,禄东赞抬头看了一下钟表,才过去了四十分钟。
他研究过大唐的一切,知道渭水码头到长安只有六七十里的距离。
也就是说这个叫火车的东西只用了四十分钟就跑了六七十里路,这个速度让本就有些绝望的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赞普,这次臣可能要让你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