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是李泰的子孙不争气自己乱搞把王国搞没了,那就只能怪自己了。
外界关于分封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有反对的,理由自然是历史已经证明分封是错误的。
有支持的,理由是之前的朝代也没有经历过大唐这样的局面啊,远在千万里之外的领土很难有效治理,采取分封就是最好的方法。
反对的人以清流为首,支持的人则以宗室为首,两个群体背后都有支持者不停的拱火。
清流的支持者大多都是故土难离派和没资格参与分封的,宗室背后支持的基本都是自认为有资格获得分封的权贵。
两派打的那叫一个狗头淋血。
新学派难免也参与了进来,也是有支持有反对的。两帮人都想拉岳山下水,私下没少找他主持大局,不过都被他拒绝了。
理由都是现成的,闭关著书不问政务。
为了躲避这场风波,连筹建博物院的事情都暂缓了。
不过他对这件事情一直都保持着关注,只是他的关注点不是分封本身,而是李世民隐藏在分封背后的那一步大棋。
削弱权贵阶级的特权。
之前他给李世民讲过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话题,其中就有谈到过税收问题。
想让国家延续的更长久一些,不至于因为财政不足而亡国,就必须收回权贵阶层的免税特权。
但想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了,难到了岳山这个穿越者都认为眼前毫无办法。
必须要通过两三代人彻底打败世家和权贵阶层,才有那么一两分希望。
可李世民却在没有办法中创造出了一个办法,利益交换。
改革实际上就是利益再分配,利益被损害的一方自然会反对。现在李世民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更大的利益交换你的免税特权。
海外的领地对大唐来说就是鸡肋,鞭长莫及很难完成有效统治,反而导致朝廷结构臃肿管理成本成倍提升。
但对于那些权贵来说就不一样了,是他们实现家族质的飞跃的机会。从一个权贵成为事实上的诸侯王,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对于此时的人类来说地球太大了,大到了大唐的权贵都不够用了。李世民完全不用担心无地可分,只要那些权贵愿意,能把他们都送出去。
而这些权贵则占据了拥有免税特权的大多数,把他们送走,剩下的那一小部分还不是任凭朝廷摆布。
真要是让他把这件事情做成了,中国真的有可能提前一千多年实现官绅一体纳粮的伟业。
照现在的情况看,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人反对这件事情,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分封本身上,默认了封国换特权的存在。
可以说这是一个阳谋,也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最妙的地方在于,居然没有人意识到这个是局。
每每想到这一点,岳山都对李世民佩服不已,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