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何为精锐(2 / 3)

所以强军之路,首要就是军纪严明,士兵的军饷绝对不能拖欠,如果这点都做不到,莫要说精锐,就算是合格的士兵都休想练出来!”

姜明和姜浔听着不住点头,他们承认刘策所言很是有理,而且姜浔更是深有体会,当初就是他最不看好的刘策,领着一群流民组成的诏安部队,击溃了不可一世的呼兰人。

刘策接着说道:“严明军纪后,就是操练军士的步骤了,这也是一支精锐部队必经之路,也是任何军队都无法避开的要素,

军饷充足,待遇提升,赏罚恩明,让将士明白自己为何从军,这样,军士们就能拥有强大凝聚力,近而挑战一切可能发生的艰难险阻,

最后,那就是要将练成的军队拉到战场上经历几场血战,唯有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军士,他才能真正有资格成为一名士兵,

成为真正的士兵后,再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从骨子里就觉得理所当然该击败将要面对的敌人,

到了这个时候,一名普通的良家子就正式从一名新军将士,从内而外脱胎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而老兵,就是所谓的精锐!”

刘策这番话是这些年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其实,如果大周部队能做到第一步足兵饷、严明军律的话,那他们就是合格的士兵,也不会有眼下这种四分五裂的局面了。

可惜这就是一个怪圈,跟刘策前世几乎每一个朝代都差不多,不断的轮回。

王朝初期的军队之所以战力如此高昂,那是因为军纪严明,罕有上官克扣军饷的事情发生,但往往从中后期开始,军中都开始弥漫起一股贪污的风气。

以明朝军队为例,开国初年明军能北击大漠,威震边塞各部,但到了嘉靖年间,南方正规军居然被一群倭寇打的满地找牙,最后甚至几十个倭寇就直逼金陵城下。

倭寇强么?对明廷来说确实很强,可戚少保用一群只训练了几个月的矿工就打的倭寇抱头鼠窜,直喊爸爸,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那些文官什么吹的倭寇刀利、人狠,在戚家军面前就是如同一个99级拿屠龙的欺负刚从新手村出来白衣玩家,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究其原因可以看出,除了戚家军训练方式外,只是做到了太祖时期那种最基本的士兵保障水平而已。

可偏偏这种水平的军队在当时整个大明军中不多见了,直到万历年间,军中上司克扣下士的情况好转后,明军的战力才恢复了过来。

可惜这终究只是昙花一现而已,萨尔浒大败后,明军的军纪再次一落千丈,所谓的精锐都是一群拿足额兵饷的家丁而已,他们战力过人,不输建奴,但注定给华夏文明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再后来建奴入关后,再次步入了前朝的轮回,八旗战力成为摆设,所谓的八期子弟到了乾隆年间已经完全退化成一群只会逗鸟遛狗,到处吹牛的纨绔子弟。

这种现象到了晚清时期更甚,大部分军队都无法足额发放军饷,八旗子弟的日子各个穷困潦倒,甚至都不如自己昔日的包衣、阿哈,唯一算的上精锐部队的当时也只有淮军一支了,那也是军饷足额才有的硕果。

可惜,淮军严格来说也是一支私兵,根本不会鸟螨蜻朝廷的指令。

所以,军饷是成就一支强军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作为后来人的刘策对这个问题一直看的十分透彻,坚决杜绝底下之人克扣将士军饷,一经发现必会革职严加查办。

姜明听完刘策的话,和姜昂跟姜晶两人相互窃窃私语一阵,不住的点头。

良久姜明才抬起头对刘策说道:“汉陵侯啊,你说的这些也甚是有理,按你所言的话,这精锐之师应该是战无不胜了吧?”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