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食泼洒在水面上,引得万鲤争食。
原本平静的湖面,顿时掀起朵朵浪花。
他身侧,站着神武卫的司主。
“禀陛下,那李策之,随明王世子,到了明王府邸。
可明州王李泰,并未见他,直接将他赶走了。”
听到司主所言,曹辛的脸上,挑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这李老太爷,倒是懂得狡兔三窟,还愿意给朕留几个可用之才。
罢了,他让李天都参加科考,不就是为了太子少傅的位置,好时时亲近太子么?
朕此番,便遂了他的心思吧。”
曹辛将鱼食悉数泼洒出去,缓缓道。
半晌,曹辛才偏着脑袋,望向这位神武卫司主:“神使明年还来的成吗?”
“怕是来不了了。”
神武卫司主宋玄机认真禀报:“十万大山深处的妖族,已开始暴动。”
“神使们,镇压暴乱妖族,已是疲于奔命。
应当不会如期而至了。”
听到此话,曹辛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山雨欲来啊,这人间,怕是要变天了。
不过这样也好,乱中求生,火中取粟。
妖族暴乱,倒是能给朕更多的准备时间,也好有足够的工夫......给那些神使大人准备惊喜。”
客栈里。
李策之手里握着卷宗,坐在床上,有些惘然。
他还是对李天都一前一后的态度变化感到不解。
明明先前还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怎么转眼便是翻脸不认人了?
李策之虽不敢顾盼自雄,但也不会过于妄自菲薄。
他的潜质和分量,虽不至于让柱国世家费力拉拢,但怎么着,也不会被人直接赶出去吧。
“罢了,先看看卷宗吧。”
李策之对父亲的前尘往事,还是颇感兴趣的。
“爹,原来您在柱国世家,曾有这么高的地位?
爹还真是高风亮节啊,居然为了陇川府这些族人,不惜离开柱国世家!”
卷宗里关于李朝歌的记叙并不多,除了一些立功的事情,便是关于李朝歌最终离开柱国世家的缘由。
“我......原来如此高风亮节的吗?”
李朝歌也一脸懵逼,他和儿子一样,也是头一次知晓自己在柱国世家的这些往事。
在卷宗最后处,李策之忽然看到了未干的墨迹,轻咦了一声。
“这是.......”
只见在卷宗末尾,有人写了几个字。
“各为其主,好自为之。”
这八个字,笔法苍劲,龙飞凤舞。
显然是李家某人,有意写出来让李策之看的。
是明王世子李天都?
还是,李家那位大权独揽的老太爷,明州王?
李朝歌看到后,缓缓念了念,也是琢磨出一些内情了。
“看来.....这柱国李家是用心良苦啊。”
天下纷乱,世家大族,为了家族能长盛不衰,往往会让家族子弟各为其主。
不管是哪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最后家族香火血脉,都能延续下去。
作为熟读二十四史,能倒背三国演义的李朝歌而言,理解这一点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