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老头有些好奇这个少年亦或者说少女的身份,问道:“她是?”
吕靖侧过身,让小将走到前面来,介绍道:“她是当年的尹家人。”
老头儿惊奇的咦了一声,指着这年轻小将,像是看见了什么稀奇之人,眼睛发光地道:“尹家?就是当年分裂出一部分族人创建了秦国道德宗的那个尹家?”
吕靖点头,小将也嗯了一声,十分有礼貌地对尸老头颌首说道:“尹家第十代嫡系长女尹莲,见过尸前辈。”
老头儿捋了捋须,笑道:“你不必对老夫这么客气,道德宗既然是你们尹家创立的,它又毁于我手,想来你应该憎恨老夫才是,想要报仇的话随时可以来,虽然老夫不可能站着让你捅刀子,但绝不会跑。”
有着一个十分柔美名字但打扮却十分英姿飒爽的小将淡淡一笑,说道:“尸前辈开玩笑了,我虽是尹家之人,但并不是道德宗弟子,对道德宗不仅没有感情可言,如今还同样是他们的敌人,我和尸前辈算是同一阵线的,不然吕将军也不会允许我现在站在这里了。”
吕靖对老头儿笑道:“尸前辈,小莲她的确是我信得过的人,我之所以让她知道你们来的消息,是因为她和道德宗的确有着莫大的关联,创立道德宗的那支尹家族人是尹家的旁系,她是嫡系,两系一直都不和,现如今她还被道德宗余孽追杀,如果尸前辈不介意,我希望让她跟着你。”
尸老头疑惑地道:“被追杀?里面有什么原因吗?”
吕靖让尹莲坐下来说话,她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坐到了尸老头对边,正色道:“尸前辈先前也说过了,道德宗曾经拿着一卷老君随口留下的一段口语奉为能超越阐院《易经》的圣典,其实那段口语是一段经文,是最初尹家人得到的,民间曾有一个传说,就是一百多年前道家李老君离开阐院后,曾到了函谷关,当时函谷关的主将是我们尹家老祖宗尹喜,传说老君在函谷关给老祖宗写下了一段经文,老祖宗得授老君传道,没有将这段经文传诵出去,而是私下里奉为尹家弟子必学经典,老祖宗临死前将这段话取名为《道德经》,并且说出了老君当年留下的这些都是一部分,老祖宗希望我们后辈能够参悟其中的大道,找到完整的《道德经》,道德宗便是因此而来。”
尸老头听得玄乎,原来道德宗当年号称的不弱于《易经》的无上经典,是道家第一人老君留下的?那可真是来头大了,只是这么厉害的一段经文,尹家只是靠它创立了一个只在秦国算是第一宗门的道德宗?老君的道统,这个名头足以可以成为另一个阐院了。
他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尹莲只是摇了摇头,带着满脸的遗憾说道:“那段经文虽然是老君所传,但这百年过去了,我们尹家无数人都在研究它,却没一个能参透甚至是领悟其中的玄妙,《道德经》一共五千字,但我们只研究了前面一百字,只靠那一百字的内容,尹家便让道德宗成为了秦国第一宗门,如果将五千字全部参悟,那绝对是不弱于阐院的《易经》,只可惜一直没有人能够做到。”
尸老头点点头,说道:“的确,老君留下的东西,也只有道家圣人才能明白,你们老祖宗为一己之贪将这样的无上法门私吞,不是暴殄天物是什么?虽然不知道曾经身为阐院院长的老君登天前为什么离开阐院,但如果他把那段残缺的经文留给阐院,那阐院出来的圣人会比现在多得多,《道德经》或许也可以被完善,就像周公当年完善《易经》一样。”
尹莲脸色凄然说道:“这就是为什么尹家会分裂成两派的原因了,老祖宗临死前说了他一辈子的愿望就是有后辈能够参悟《道德经》,可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尹家没有人能做到,甚至我们认为整个秦国乃至整个天下都没几个人能做到,能做到的,就只有阐院的圣人,后来嫡系之中便有人提出了将《道德经》交还给阐院的话,尹家真要兴盛,便只能依附阐院,而不是异想天开地想要自己参悟老君的大道,成就圣人之境。”
“可是创立道德宗的旁系不允许是吧?”老头儿叹了一口气,他有些明白为什么那个有幸得到老君道统的尹家会不幸没落到如今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