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的马鞍、世界上最大的马鞭。。。。。。
光那个马靴就是用三百头牛的牛皮制作而成。当年外蒙经济并不算好,建筑这个四十米大雕像用了堪称‘举国之力’,但是所有老百姓都支持这个项目------毕竟在这里成吉思汗的地位实在太高!
这个成吉思汗像是他骑着马的空心大雕像,可以通过内部楼梯爬上雕像站在马头上观赏远处的风景。马头上不少人在那里看风景拍照。
但是杨萌是真心不敢上去!
一望无尽的大草原上竖起来这么一个不锈钢建筑------这不让雷劈那才叫怪事!幸亏现在气温还低一些,如果是夏天最热的时候。。。。。。这玩意都能晒的烫脚吧?
这里游客就比市区内多了很多,也有许多旅游项目:比如穿蒙族衣服拍照、住蒙古包之类的。
说起蒙古包这要说起一个问题:这乌兰巴托的酒店费用真的不便宜,所以很多背包客到了这里都会选择住郊区的蒙古包,这样就会便宜很多。
但是现在这里蒙古包的住宿价格也是越来越贵了------关键都是有‘配套服务’。几乎乌兰巴托所有的酒店、酒吧都是有‘特殊服务’的,这里的**业真心比想象中发达很多。
这里有个旅游项目就让杨萌异常的感兴趣:这里有哈萨克猎鹰人,游客可以和这猎鹰人训好的雄鹰一起拍照------一只偌大的金雕在他的手臂上那叫一个威风。
额,也就是‘雕牌’洗衣粉商标上的那玩意。
事实上玩鹰的人有很多,国内原来也有很多玩鹰的人,很多民族也有玩鹰的习惯,什么柯尔克孜族、维族等都有饲养鹰的,但是现在世界上仅有的能够坐在马背上使用金雕狩猎的民族就是哈萨克族。在传统的猎鹰人眼里,训出一只强悍的金雕是身份的象征!
(另外国内的所有隼形目的猛禽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雕等几种甚至是国家一级,谁要碰这玩意可真的犯法!)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训鹰人是越来越少了。现在外蒙境内的猎鹰人恐怕不足百人,居住在靠近阿尔泰山的地方,而且这些猎鹰人也很少用金雕狩猎,而是像杨萌看到的这样开始搞起了旅游业和游客拍照。
一只好的金雕那都是从幼年开始驯化,现在也有驯化成年金雕的,这样驯化出来的金雕站在手臂上拍照是没问题的,但是要让它们捕猎?那还是差点儿火候,所以被传统的猎鹰人所不齿。
金雕的巢穴都是建立在悬崖峭壁或者高大的树木上,想要抓雏鸟,就需要猎鹰人自己亲自去攀爬从鹰巢里抓住幼鸟。
这个行为看上去挺残忍,事实上从比较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为是在保护金雕。
金雕一般一窝就是生出俩小鸟,如果食物不足先孵化出的幼鸟就会攻击后孵化出的幼鸟做食物:一般来说一窝金雕只会有一只成鸟可以活到成年。
就算爬到了金雕的窝也不意味这危险已经结束,金雕的雏鸟可不是小鸡小鸭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