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主事真死了吗?”
“嗯,那还能有假?”
“但没有发丧是吧?”
“是,但肯定是已经死了。这个消息绝对可靠。”
“死在哪里?”
“家里,悬梁自尽的。”
“哎,好端端的自寻短见干吗?”
“什么叫好端端的?童主事的死可是有原因的呢。”
“什么原因?”
“你们说呢?眼下什么事儿最让人着急上火?”
“莫非是因为京察?”
“嘘——小声点儿,童主事的处境你们还不清楚吗?”
“……”
六科廊言官休息时扎在一堆儿,开始围绕童德平的死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言官——基本上可以代表大明的政治风向标,或者说他们基本上站在舆论的最前沿,无论朝廷发生什么事,他们通常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声,而且往往代表最激烈的声音。
童德平的死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放在平时这种事也就算了,根本不叫事。想想京城各大部院像一名六品主事这样的官儿简直一抓一大把,死了也就死了,哪怕是悬梁自尽,也不会掀起多大波澜。
但在这时候死了可就不一样。
朱翊镠京察的旨意刚一下发。
无论童德平是否担心京察考核不合格从而丢了官儿,但多事的人指定会向那方面联想,或者直接将童德平的死归结于京察。
看六科廊言官们是如何议论的。
“童主事家境本就清贫,听说都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他是什么样的人你们想必也清楚。”
“哎,当然清楚。谁不知道童主事两袖清风?工部本就是一个清水衙门,再加上童主事性格老实说话直来直去,得罪了不少人,一来他从不收人好处,二来他那种人也确实没人巴结他,平时那叫一个穷啊!”
“穷是一方面,但他的死与陛下推行的京察也不无关系,京察就像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草。”
“是啊!陛下这次不按凡例坚决推行京察,搞得人心惶惶,像童主事那样的官员,都已经五十多岁,干了十几年的主事,原地不动就没有升职,又没什么出色的政绩,这次京察岂能合格?十有**会被辞退的。”
“嗯,陛下还向所有官员传递了一个信号,你们知道吗?”
“什么信号?”
“仔细想想就明白,陛下一上来就恢复考成法,然后将跳出来反对他的官员调往东番,等于是贬黜流徙,然后又大刀阔斧地推行京察,而且目的明确,就是要精简冗余的机构,裁汰不合格的官员,大家有没有觉得这波操作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是啊,记得当初张居正荣登首辅不久,好像也是这么干的。”
“对了,对了,所以说陛下要向我们传递的信号是,他要全面恢复张居正的改革,也等于是推翻万历皇帝之前的所作出一切决定与措施。”
“的确如此,陛下就是要这么做,而且相信你们听得风声,陛下不久就要为张居正平反了,张居正五个流徙在外的儿子已经被陛下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