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第一道士 >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两年匆匆利州兴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两年匆匆利州兴(2 / 3)

可钟文也没想到。

两年的时间里,那太乙门的吾道子至今未再出现,这让钟文心里越发的开始有些担心了。

有道是时间拖的越久,人的这精神也就越发的高度紧张。

就如此,钟文在两年紧张的时间当中度过去了。

两年。

变化快的惊人。

西域的征战未停。

李靖重新受命,领军平了西域。

到如今,龟兹国等地,早已经入了唐国的管辖之内,而朝廷更是在西域诸国建立了不少的守捉城。

守捉城,自然是当地的驻军机构了。

大的称军,小的才称守捉。

而这些守捉城的建立,其功劳当然属于唐**队的了。

当然,也属于那些发配的犯人,以及各地征招的青壮年。

更甚者,还有一些老兵,或者一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府兵。

至于土谷浑。

虽说有其王,但处于唐国的监管之下。

这么一个小国,南临吐蕃,其他三方均是唐国这么一个强国,他土谷浑连动都不敢动。

甚至,还允许唐国派兵入驻其国。

而此时土谷浑的恰卡盐湖,早已是人满为患。

羌人的加入,以及唐国将士的加入,到后来利州的商团加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奔向恰卡。

虽说,恰卡的盐产量也只能供应唐国一半的盐量。

但恰卡的盐乃是雪精,精盐。

而且价格低到吓人的地步,把世家王家的盐道打压的都快抬不起头来了。

更甚者。

钟文还传信给利州商团,准备往着察尔汗盐湖发展。

至于将来如何。

不用想,两大盐湖的产量,都完全把唐国上下都给占了,什么王家,什么其他的士族,根本别想把盐道这一块占去。

以前,世家把控着唐国六七成的盐道,其价格那是高到让百姓吃不起盐的地步。

可随着钟文的介入。

盐的价格确实低到以前不敢想的地步。

就好比长安城或者其他州城的盐价,从以前的近五贯钱一碗,到如今不到一贯钱就能买到精盐。

至于苦盐,或者大块盐,那价格更是低到五六贯钱就能买一石了。

反观利州。

有着钟文这个刺史帮着他们谋福。

盐价更是低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

二十文钱可以买一碗盐,而且还是精盐,这让利州的百姓每天都把钟文这个刺史挂在嘴边。

就好比现在。

景谷县城利州商团所经营的一家盐铺中。

“伙计,今天盐价怎么又掉了?以前不是二十文钱一碗吗?今天怎么变成了十五文钱呢?”一百姓提着自家的盒罐前来买盐,看见盐铺外面挂着今日食盐的价格,开口向着店的伙计问道。

“客官,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从今年开始,往后的每一年这个月,我利州所有的盐铺,均会降价一个月,用此方式来庆祝我利州革新之喜,还有啊,除了盐铺,还有各县的税收,也会相应的减免一些呢,至于具体的,你可就得去县衙的布告栏去看了看了。”那伙计笑着向那百姓回应道。

“啊?还有这事,那我可得好好去瞧一瞧了。”那百姓听了盐铺的话后,连盐都不买了,直接奔向景谷县衙而去。

当他来到县衙一侧的布告栏一处时,此时那里早就人满为患了。

布告栏,那是专门贴示一些关于利州新政的地方。

只要有任何新政,或通告,这处的布告栏都会公示出来。

甚至,还有举报箱,建议箱等等也都放置在布告栏的一侧。

只要你有任何的冤屈,或者想法建议等等,都可以往着里面投去。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