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嘿嘿一笑:“我是听得懂大概,具体还是要跟羽哥你多学习呀!再说了,我学好了,不就能尽快融入这个时代嘛!以前我就想着,依靠我的文采,若是回到古代,没准能考个状元什么的,没想到上天这么快就给了我机会……”
“哈哈,你跟那两个小郎君也没啥区别嘛……他们想造反,你想考状元,你确定你会作八股文?”李化羽笑了。
看来这个队伍里有头脑的不止他一个,多一个人想,总比自己瞎琢磨强。
王易哈哈一笑,然后摆出古代人读书的架势,摇头晃脑地道:“孔子曰:既来之,则安之。只要现在不是秦汉时代,读书人还是很吃香的,要是考上进士,乖乖隆滴咚,那直接是统治阶层了啊。
再说了,八股文是明朝才要考的,现在未必就考那鬼玩意儿,就算要考,凭咱的脑子,还不是一学一个准。
再不行,我脑子里背了那么多古文是吃素的嘛,随便拿出一篇来都是状元之才啊!”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后面突然传来赵暄激动的大呼小叫,“我们会背古诗啊,如果现在是盛唐,那根本没李白什么事啊,咱们一人背一首,直接在民间取得巨大声望……”
“对,取得声望以后,我们就可以招兵买马了!”林耀先也开心地附和,“赶紧赶紧,先把能记住的古诗写下来,别到时候忘了。先说好哈,《鹅鹅鹅》这首我要了。”
王易差点直接翻倒,这俩活宝是希特勒重生还是黄巢转世啊,三句话没到就又转到造反事业上了。
他忍不住吐槽:“除了《鹅鹅鹅》,你还记得几首古诗?”
林耀先认真地思索了一番,继而表情痛苦地对王易说:“妈的,好像真没几首记得完整的,好多只能记住一两句,管用吗?”
“管用,一两句就是绝句嘛,照样流传千古,博取声望。”赵暄接口回答,激动的林耀先立即跟他来了个击掌庆祝。
“得,两个二百五!”王易已经懒得对他们进行常识性辅导了。
“对哦,岭北也记得几句,是不是也可以当绝句用用?”李化羽还算有点常识,知道凑过来偷偷问王易。
“大叔,绝句不是对联,是联句,‘联句共韵,柏梁余制’才是绝句,你懂不懂?”王易直接一个白眼丢过去:“得得得,不跟你们这些文盲说了……反正,不怕别人说你是欺世盗名的文学骗子,你就尽管去试试。在古代,作诗和文字绝对是上纲上线的大问题,就跟冒充和尚一样,一旦发现你就死定了。”
“颩(diu),发现就发现,大不了换个地方吃饭。”李化羽满不在乎,他真没把这当回事,“再说了,岭北是干工程的,也不在乎什么士林声誉,随口说两句出来应应景就行了。”
就这么一路瞎扯淡,到天擦黑的时候,幸存者们终于看见了那座茅屋。
说实话,看见这个地方是既欣喜又难过。
欣喜是因为终于有地方住了,难过的是,这座完全符合字面意义的茅屋证明洪老七没说谎,他们的确穿越了。
更让众人难过的是,这个茅屋真是太小了,里面连床都没有,只有几捆干草铺在地上,干草下有几袋粉末状的东西。
茅屋有一个往外支着的小窗,窗外一口蓄满水的瓦缸。窗内还有一口及膝的陶瓮,瓮里却不是米面,而是一层酸臭味刺鼻的粘稠状液体,液体中还浸泡着许多根两指粗细的布条。
“这都是什么啊?!”赵暄捂着鼻子,捏起一根散发着酸臭味的布条,道:“不是有食物吗?别告诉我这就是食物,打死我也不会吃的。”
林耀先在一旁也捂着鼻子,深表赞同。
王易四处看了看,又凑到缸前闻了闻,差点没被熏晕过去。
作为作为团队里唯一研究历史的人,所有人都望着他,希望他能解答。
可研究了好一会儿,王易也说不出个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