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胤天下 > 【第十二章 生活】

【第十二章 生活】(3 / 5)

王易拿着一枚铜钱正在看,随口道:“哦,是小邓在后面田垄上寻摸的废弃铁锅……”说着又望着手里的铜钱认真看。

铜钱上印着“元亨通宝”四个字。

王易仔细回忆了一下,元亨作为年号只有宋代的大理皇帝段智兴和日本后醍醐天皇时期。日本先排除,因为倭国盛产金银,偏偏缺铜,货币一直都用中原王朝的。那现在是大理王朝时期吗?有可能。虽然大理段氏从没有统治过燕山地区,但因为铜钱的流动性和坚固性,秦朝留下的铜钱都还能在明朝使用,所以大理的钱流通到这里也是可能的。

不过他很快就推翻了这个判断。

“这是宣武世宗皇帝时期的制钱。”

高小三望着铁锅和鱼汤,嘴里嗫嚅了一句什么,见王易一直拿着铜钱看,似乎在研究那个年号,便开口解释了。

王易恍然。

根据宣武世宗这个称谓来判断,那这应该是当朝的钱币。不过,那就更对不上了,中国历朝历代还有用元亨做年号的朝代?

因为李化羽不在,王易只能暂时充当翻译。高小三说的官话相对比较接近现代语言,比起洪老七的纯土话要好懂不少,两人勉强还能沟通,实在不能沟通的,王易也能在地上写字让高小三看懂。

于是乎,两人居然在这种条件下聊的不亦乐乎。

高小三告诉王易,那条金貔貅手链的价值很高,两吊铜钱和6头羊都是那条金貔貅手链换来的,布和绢则是那两条皮带的功劳。不过因为羊不好带,所以他在县城的集市上直接兑换成了铜钱。

买卖的价格都是以铜钱和布绢结算的,高小三抽走了自己该得的三成,也就只剩这么些了。

另外,高小三说皮带和手链比较稀有,如果还有他可以再卖的高一些,这是第一次出售,所以价格把握的不是很准。

王易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聊了几句,让林主任把之前和李化羽说好的两个玉观音,三根转运珠手链以及十根皮带拿给他后,主要问了现在国家情况。

但他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一个小行商所能了解那么全面的,最后他几乎与李化羽在鹿坎寨得到的情况相差无几。

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王易知道了上一任皇帝的庙号---孝睿光宗皇帝,至于谥号太长了,高小三也记不住。

“王郎君,你之前入过学,何不去考取功名呢?”高小三提议。

王易一下子还真没习惯这种称呼,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高小三说的是自己,他苦笑道:“小三哥,你也像是入过学的,你都没考取功名,我一个逃人,又怎么考?我们刚重归母国教化,啥都还不懂呢!”

高小三愣了一下,深瞥了王易一眼,似乎有什么想说,又忍回去了,最后才拱手客套道:“我哪里入过学,只是跟着父辈行商,学了一点皮毛罢了……”

王易这个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与人打交道还有所欠缺。

但林建国是谁,那是在机关单位都能混上主任的人,别的不敢说,这察言观色的本事绝对甩开王易不止三条街。

他只是陪坐看了一眼,便看出了高小三似乎是担心交浅言深,某些话没有完全说出来。

体制内的人,最忌讳的也是交浅言深,那种上来就拍胸脯装豪迈的人没一个好货,如果不是真的智商有限,就一定是心机深沉、别有所图。

当然,面对这种情况,林主任也是驾轻就熟,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尴尬,同时还从高小三嘴里问出了他没说完的话。

原来,只要有举荐和具保,逃人也是可以考功名的。奴隶则需要主人家首肯。

这个时代考功名不容易,不是你拿本书带只笔就能去考场,还要有学堂的初考,考完之后由学堂的师长举荐,才能去县里参加县试。

至于怎么才能有学堂的举荐?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