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赶紧收起震撼,跟着小吏去号舍。
所谓号舍,就是考生的考场,就在明镜楼西部。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是看见号舍时,心里还是忍不住有点想吐槽。号舍高约八尺,深约两步,宽为一步,都是砖石结构,类似于山间田野里的土地庙,连门都没有,两间共用一堵墙,全部面朝南开,顶上有瓦片,但还不如没有,看上去陈旧的很。每间号舍门楣墙上有字号,根据“千字文”的顺序来定。
“赶紧进去吧!”领到位了,小吏催促着。
那语气和神态,仿佛在催赶猪入圈,感觉别提多别扭了。
王易走进去,看着这个跟鸟笼一样的号舍,心头翻滚的全是脏话,不宜示人。
号舍两笔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沿墙还外凸上下两道楔子,可以放置两块木板,砖楔子是前后错落,上下交替,意思是一块作为写字的桌案,一块作为板凳盘腿坐。木板倒是现成的,打磨过的光滑木板上还铺着草席。
除此之外,整个号舍再无一物。
“王秀才暂且宽座,这院试还好,只需考一天,当天可离去,隔日再来复试便可。若是乡试,那可是要在这里连坐数天的……你若乏了,可将上面木板抽下放到下面,那便是床了。”领路小吏简单说了几句,便急匆匆地去外面重新领人。
王易走了进去,发现顶头三尺便是棚瓦,换成李化羽那样的壮汉来,怕是要蜷缩起来方能有所动作。
太憋屈了。
这是王易的第一个感觉。这号舍实在太小,伸不开腿,舒不开腰,站起来快一些,都要担心会不会碰到头上的发髻。
但这号舍也让王易感到解气。因为不论你是天潢贵胄还是豪商富贾,只要你要参加科举,都必须在这里盘着。而不论你是穷家小子还是沿街乞丐,只要进了考场,也是一样的待遇。这或许是古代科考中唯一公平的所在了。
很快,又有小吏将考试用具装在一个统一制式的篮子里送来,考篮里除了笔墨纸砚等文房之物,还有两个小陶碗。
王易正在疑惑这陶碗有何用途,就见隔壁号舍风风火火走进一个胖大的汉子,还没落座就拿出陶碗咋咋呼呼地问小吏要水喝。
这胖大汉子身量跟王易相等,但体型肥硕,头上戴着儒士冠,额头还绑着眉勒,细打量下,眉勒上还有一颗闪烁着红光的宝石,看着就像个富二代。
汉子用陶碗喝完水,抬头看了眼王易的门楣编号,就站在外面过道,冲王易咧嘴一笑:“这位官人怎么称呼?”
“燕西王易。”王易想站起施礼,却觉得不便,于是走到外面躬身作揖。
倒不是王易趋炎附势,而是王易要认真结交每一个在同一考场的考生,因为这里面很可能就有他未来的同年,这可是科举路上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那汉子看着粗鲁,却也很懂礼数,见王易如此郑重,也赶紧弯腰作揖:“永宁张梁栋。”
哦,原来就是哪位重口味同学啊~~
王易心头恍然,不过嘴上却说:“原来是张官人,我也住在一间客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