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高考的刘春来跟扬言坚持八年抗战的赵玉军是最铁的兄弟,经常跟着来陈孝龙家里玩儿。
可惜,两人都不是读书的料。
刘春来也是不要脸,跟着喊三舅。
“三舅,等回来,我亲自上门请你如何?我这想去山城一趟,卖些东西……”刘春来把来意说了。
“那没事儿。等会儿你跟着船走就是了。”陈孝龙点头,“听玉军说,你不再考了?他这次来了,还准备去劝劝你,你们当初可是约好了,一起坚持抗战八年啊!”
其他几人都看着刘春来笑。
刘春来最不愿意别人提起这事儿,可好像根本绕不过。
“三舅啊,我不是那块料,现在爹妈老了。”刘春来想着家里的情况,以及刘雪为了考大学敢提刀,叹了口气。
“这样也好,有时间,劝劝玉军,老大不小,早点接班成家。那边差不多了,回来了来家里啊……”、
陈孝龙到船上打了招呼,清点了数量后,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就离开了。
往山城去,两百多公里,这船有些年头了,速度很慢,而且往下游走,夏天水流急,为了节省柴油,发动机会以很低的功率运转,到山城需要差不多两天时间。
站在驾驶舱前面的甲板,刘春来挥手告别了眼巴巴望着他的杨翠花跟田丽两人。
运猪的货船不大,船上除了两名船员外,还有个喂猪的。
刘春来从兜里掏出烟,给船上几人各自散了一支,就跟他们开始变得熟悉起来。
“你这可是好烟,那边肉联厂的领导都很少抽这种高级烟的……这喂猪的活,可轻松了,60年前,咱们那都是木船,靠着水溜漂到山城,得好几天呢……这猪呢,饿不得,饿了掉膘不说,还少不少称,这个可不好交代……”
喂猪的汉子在得了刘春来的烟后,打开了话匣子。
从他的口中,刘春来了解到了不少这年头山城的变化。
“你可不知道,那城市有些魔性,穿的衣服裤子可怪了,最近小年轻流行穿那种像扫把一样的裤子……”
刘春来听到这话,顿时急了!
喇叭裤已经在山城流行了开来?
原来他就知道,可能已经流行开了。
78年10月,《望乡》跟《追捕》两部电影引入国内,引发了中国服装业的巨大潮流。
狮子头、蛤蟆镜、喇叭裤、肩膀上再扛一个四喇叭录音机,往街头一走,就能吸引无数年轻人羡慕的眼光跟大妈大婶们的白眼。
最开始喇叭裤兴起的时候,学校规定裤腿不能超过8寸,否则受纪律处分;工厂不准出现喇叭裤,否则将会被扣罚工资;很多年轻人父母更是直接行动,拿起剪子剪掉孩子的喇叭裤……
当年更有无数大叔大妈们给《首都日报》写信,建议加强道德引导,更会在街头抓穿喇叭裤的青年,把他们押着游街……
首都一开始是这样,而这种潮流,要在西南第一大城流行,需要时间的。
刘春来原本还以为,刚开始流行起来。
那样一来,仅仅是从县里收购那些卖不出去的工作服,都能捞一笔起步资金。
“刘春来,别慌!别慌!这年头练摊很容易,根本就没几个人能跟你比经验……”刘春来安慰着自己。
哪怕原来他本来就没有报太大希望。
可通过田丽的事情,能了解到整个四队的情况有多复杂。
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张罗各种事情,那是因为没做出成绩,根本没人信服。
“春来,你咋了?”刘九娃发现了刘春来的不对头。
“估计晕船,我先躺一下……”刘春来可没法解释。
开始思索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