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梁祯接下来,拉拢关东士人的愿望,也十有八九是要落空了。
“河东乃我军粮草重地,若让这王邑在河东郡站稳了脚跟,这该如何是好?”
“将军若能击败袁绍,则杀死王邑不过捏死一蝼蚁耳。”令狐邵给出了答案。
梁祯苦笑:这不废话吗?我若有击败袁绍的实力,那下一步不就是横扫六合,海内归一了吗?都有这般能耐了,我还用怕一个小小的郡守?
梁祯决定给李乐来一场“鸿门宴”,为此他特意叫来梁琼及贾诩二人,关上门来密议具体步骤。
“李乐这人,甚是骄恣,除掉他是正确的。不过他有上千私兵,只怕除掉了李乐,这些人也难以接着为将军所用啊。”贾诩点出了问题的本质,杀掉一个人不难,难的是怎么摆平杀死他之后所引发的一连串动荡。
“杀。”梁祯道,这事其实有一个现成的案列,那就是梁祯的老熟人麴义。在历史上,麴义自打投了袁绍后,在袁绍欲公孙瓒的战争之中“常为先登,屡立战功”。但不久之后,却“自恃有功,骄纵不轨。”于是袁绍:召杀之,而并其众。部分试图逃跑的,也被袁绍派兵逐一追杀。
梁祯当初之所以接纳李乐,是因为他需要树立这样一支旗来瓦解白波军,现在白波军已经溃败,上党郡也已被梁祯完全消化。李乐的作用其实已经微乎其微,如果他跟杨奉一样沉稳守法,那梁祯自然会善待他,但他既然“骄恣桀骜”,那就怪不得梁祯不留他了。
“若要杀李乐,需事先通知杨奉,不然恐杨奉会心生猜忌。”梁琼道。
李乐是杨奉招降的,如果梁祯连招呼都不打就杀了,那杨奉也确实有可能会猜忌梁祯是不是准备“卸磨杀驴”了。因此,事先知会杨奉是非常有必要的。
贾诩补充道:“不仅要让杨奉知道,而且还得让他感受到德源对他的恩宠,如此,他才不会有二心。”
“至于李乐的部众,其实我们也不必完全击杀,可以让杨奉统领他们。”
“文和兄此言差矣,这李乐的私兵,不过是一些山贼罢了,这些人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人,留着他们,只会有无穷无尽的祸害。”
在这个时代,最能打的部曲有两种,一种是与各郡的良家子,这些人出身殷实之家,也大都受过教育,知道礼义廉耻,更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因此战斗力极强且军纪严明。
而另一种,则是各郡的恶少年,这些人大多生于市井,他们成长的环境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仓禀实”,因此在他们的世界观中,只有拳头才是衡量“对与错”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些人打仗的唯一目的便是发财,因此战斗力也很强,但绝不能指望他们跟良家子一样拥有良好的军纪。
两人退下后,梁祯秘密召见杨奉,先是大排筵席,跟杨奉尽情豪饮,然后又多次问及杨奉的近况,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最后两人更是“抵足而谈”,一直谈到天明,梁祯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诛杀李乐。
杨奉不免一惊,但很快就点头表示同意,因为梁祯说:“弟兄们刀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舔血,为的也无非是过上好日子。但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必须有法度,若法度不行,那哪还有好日子而言?将军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