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帝国崛起 > 第十八章 科举定论

第十八章 科举定论(1 / 3)

“刘阁老严重了,今儿个大家都只是探讨,本宫先回答阁老之前提出的疑问吧,阁老说自相矛盾,其实不然,是阁老把太祖制定的户籍制度和现在产生的流民强扭在一起了。首先说说为什么现行的户籍制度会是产生流民的原因之一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活可干,民众没吃没穿,怎么活下去?阁老官绅世家,朝廷重臣,肯定不愁吃穿,但民众没有吃穿只能到处流窜,成了流民,一个两个流民不怕,可上千上万个呢?这些人活不下去,心有怨言,日积月累之下被有心之人稍一煽动,就仇恨朝廷和官府,开始作乱,阁老,成化六年的流民暴乱您应该清楚吧,个中原因想必阁老比在座的各位都了解。当然流民的产生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比如官吏**、奸佞当道,天灾等等,所以本宫说了户籍只是原因之一”。

朱厚照清了清嗓子,“太祖时期之所以使用这套户籍制度没有产生流民,是因为刚刚立国,人心思稳,朝廷轻徭薄赋,人人有活干,有的吃有的穿,谁愿意去做流民呢?但时过境迁,这套制度已经跟不上发展形势了,弊端其实在永乐年间就已经开始出现,相信以阁老的丰富学识应记得成祖迁民的来龙去脉。本宫之所以说户籍制度和流民没有直接关系是指的现在。因为户籍制度形同虚设,逃户现象日益严重,尽管父皇和三位阁老前期实行了保甲制,但父皇和阁老也看到了,收效甚微。就是因为民众不再认同户籍制度,只是畏惧法规,不敢明着反对罢了,阁老如果有心可深入民间了解。既然问题存在,就要找出合适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朝廷和官府不应一叶障目”。

“阁老,本宫这里也有疑问,望阁老不吝赐教。流民聚集容易酿成大祸,阁老认为是朝廷现在花费钱粮整顿好呢?还是等流民暴乱再花费无数钱粮和人命进行疏导呢?另洞庭湖和鄱阳湖的盗匪,盗匪已证实为流民啸聚而成,朝廷多次围剿都无功而返,耗费无数钱粮,阁老,请问水浒传的故事需要在我朝重演吗”?到最后,激起了朱厚照的斗志,说话也不那么客气了。

话一出口,殿内众人皆脸色大变,皆因《水浒传》是朝廷**。弘治帝一拍桌子,严厉喝骂:“照儿,休得胡言乱语”。

“儿臣有罪,请父皇惩罚”,朱厚照很干脆的跪了下来。虽然他认为这是小事,不足挂齿,但见到弘治帝反应如此强烈,立刻意识到《水浒传》触痛了弘治帝的神经。识时务者为俊杰,朱厚照毫不犹豫的磕头认错。

殿内众人没有理会朱厚照,几人都在深思朱厚照的话。刘健想起了成化年间的暴乱,流民啸聚,人数瞬间达到一百多万人,席卷荆襄地区,朝廷出动几十万大军方才镇压下来,国库因此一举而空。而洞庭湖和鄱阳湖的盗匪更是耗费钱粮无数。

刘健又想起去年受弘治帝宠信的太监李广因清宁宫火灾而畏罪自杀的事件,其贪赃罪行被揭露。自己还与李东阳、谢迁上疏:“古代帝王没有不遇到灾害而恐惧的,向来奸人佞臣炫惑圣明皇帝的视听,贿赂流行,赏罚失当。灾异的积累,正是这些原因,现在所幸首恶消除,陛下开始醒悟,然而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恶尚未除尽,过去的积弊尚未革除,臣愿意奋发有为于政事,举荐贤才,贬退奸恶,赏罚分明。凡是所应当施行的,果断处置毫不犹豫,不再因循守旧,以免后悔”。

今天太子殿下提出的户籍改革应当施行吗?太子殿下已经详细分析,指出了利弊,并认为弊端可以完善而避免,为何自己反而犹豫了呢?自己当时口口声声说不再因循守旧,但今天为何又不愿去面对呢?想到太子说的《水浒传》,刘健情不自禁打了个颤抖,不敢再想下去。刘健长叹一声,撩起衣角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下,“陛下,是老臣糊涂了,太子殿下是正确的,看到了问题不应该回避,而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正道,感谢太子提醒老臣,老臣惭愧惭愧”。

刘健能历经四朝,能成为首辅自有他的人格魅力,正直威严、注重实务、居官敢言,这都是大家给刘健的评价,因此大家信服他。他这一跪反而让朱厚照诚惶诚恐,忙起身扶起刘健,“阁老,是厚照无礼,请阁老恕罪”。

看到朱厚照扶起刘健,弘治帝面色稍稍好转,望向李东阳和谢迁,“两位阁老意见如何”?

李东阳和谢迁对视一眼,均拱手,“臣认为可行”。

“既如此,三位阁老对于殿试结果认同吗”?弘治帝问的不是意见,直接问认不认同,说明他心里已有决断,现在咨询内阁只是作表面功夫。

“既如此,就烦请内阁票拟,即日公布殿试榜单”,见三人点头,弘治帝直接下令。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