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屋内小声交谈了许久,虽然无人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但他们之间的神情一直凝重,显然谈话内容并不让人轻快。
直到夜色降临之时,诸葛亮这才缓缓从屋内走了出来,脚步显得略有沉重,他乘上外面等待中的一架马车后,直接回府而去。
......
司州,洛阳城。
秋初,清晨。
朝阳尚未越过城头,洛阳城里边却已是人生鼎沸,街道之上到处都是行人。
与往日的摩肩接踵,行色匆匆不同,今日城内多数的行人中,全都是一副闲散的模样。
或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交谈,或零零散散靠在路边侧耳倾听,他们的话语中,始终离不开高句丽和东濊国的字眼。
“听官府内的人说,当年曾拥有数州之地,前大汉四世三分显赫身世的袁绍,在楚军征伐冀州时,并没有身死。”
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人,正吐沫横飞地说着当年的事情。
“胡说,当年袁绍不是兵败自焚了吗?据说连尸体都烧得只剩下一堆灰烬。”
一个担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两筐大枣的老汉,路过时听闻此言,忍不住插言说道。围观书生的其他老少之人,也跟着议论纷纷,露出一副质疑的神色。
“哼,你这是老生常谈,岂能有吾等读书人消息灵通,此事已经由官府衙门内的亲口证实过。
袁绍和其几个儿子,还有谋士沮授、审配一同乘船,偷偷逃到了这两上国家的土地上。
高句丽和东濊国早就被楚军所灭,大多数的百姓也被迁移到幽州之地,国内已经名存实亡,正好被深谋远虑的袁绍所占。
他以为自己是神不知鬼不觉,谁知道一切均在楚王的掌控之中,听说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其反攻回来。”
这名年轻书生轻描淡写地,说出如此隐秘的事情来,要比天桥下说书人所讲的故事,更为的吸引人。
这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不光是这位书生在讲,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也在传播着。
无论是帝都洛阳,还是远处的幽州之地,只见他们或蹲在城墙根下晒着太阳,或坐在一间茶馆内。
皆都纷声绘色的描述着当年的事情,这让围观的百姓们久听不厌,还能时不时地插上一嘴,乐在其中。
“陛下,臣等已经按排军中大量的思想者,分赴各地盛传袁绍,要偷袭楚国幽州之事,如今未出一月时间,百姓们已经沿街皆知。”
庞统、郭嘉等人笑意盎然地向楚风禀报道。
“哈哈哈,各位爱卿辛苦了!
想必袁绍在楚国的探子,已经获悉后告诉给了自己的王,不知道他该做何感想。
如今袁绍后患暂稳,楚国无后顾之忧后,向曹操进兵之事将刻不容缓。
虽然袁绍不可能再冒险行进兵之举,不过尔等也切不可大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楚风臆测之际,仍然笑着叮嘱道。
“臣等领命!”
......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高句丽王国,国都国内城中,满城的百姓们,无论男女老少,都身穿着各种奇异的服饰。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