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荀子的思想,一弄就杀全家?
所以荀子的思想败落了,反而是孟子的思想被大家推崇。
我们都是好人,我们天生善良,我们都是君子,读书什么的事,怎么能叫偷呢?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之下,儒家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天下文人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他们向上绑架帝王,用他们的思想,让帝王觉得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你才是一个好皇帝;向下洗脑全民,让天下的百姓觉得他们说的才是对的。
他们自己坐在上中下三层,不断的为自己收割好处。
所以到最后会出现东林党,满嘴仁义道德,背后男盗女娼,他们不纳税,他们侵吞国家的山河之利润,他们甚至走私。
向海外、向草原,只要给钱,他们什么都卖,与他们嘴上喊的廉耻一点关系都没有。
通过剥削老百姓、侵吞田地、不交赋税,他们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然后形成了资本主义萌芽。
因为本身就是不讲法律形成的资本,在壮大之后更加的无视法律。他们看不到大明朝,他们也看不到这个国家,更看不到底下生活困顿的百姓。
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困顿的百姓只是他们盘剥的对象。
在手中握有了兵马和权力之后,朱厚照就要对思想界动手了。
如果大明朝还按照现在的这个思想运转下去,即便自己搞出来的这些东西,在自己死了之后迟早也会衰败下去,因为人们的思想就不对。
思想的问题不解决,那么制度就永远跟不上,自己定下的制度最终也会被废止。
到了那个时候,一切还会走回到原来的路上去,所以一定要动思想。
朱厚照把王守仁找来,问的就是这个目的。
如果他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那么自己也不会去说什么。
以后就把他当成自己手下的一个能臣,在军方给他安排一个位置,不让他成为思想界的领袖。如此一来也就比较合适了,也算是全了君臣之义。
如果他的想法和自己的一样,那么自己放开手让他去做。
现在他吹捧的是荀子,正好和自己想的一样,同时也可以把很多自己的想法塞进去。
后世的思想很多在荀子的思想之中都能够找到脉络和痕迹。只要能够把这件事情推动起来,那么事情就好办很多了。
至于王守仁,现在的他声望很高,被很多人寄予厚望。如果真的把他推到这件事情前面去,那估计就会名声大跌,说不定会骂声一片。
从朝堂到乡下,所有人都会骂他。
名声臭了,想要扭转可不容易啊,可能要等到后世了。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自污,想要对比的话,那就是和王莽了。
王守仁估计就没王莽那么好的名声了,说不定天下所有人都想他死,甚至比张居正都要厉害。
因为王守仁动的不但是实际的权力,还要动他们的根。
张居正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是因为它没有触及到灵魂深处,只是浮于表面,无论是清查田地,还是一条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