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无比智慧的。”一番恭维,康拉德急忙问道:“如何?我们何时出发?”
“我想……再等等。”留里克说。
“我看没必要再等了。”
“你很着急?”
“着急?”康拉德稍作犹豫又矢口否认:“我不急,就怕……”
“你有些顾虑,让我想想。对了,你是担心那个图尔伯爵打你。”
“您又猜对了。”康拉德其实担忧的有很多,急忙说:“我后方兵力不足,万一……”
留里克耸耸肩,反问道:“我不信你的人守不住。你要是真的没底气,如何组织三万大军远征?”
“这件事……你就别说了。”
“好吧。你的糗事我不说。”留里克不再逼这个可怜的老头子,反正他的兵马都在罗斯军的监控内。
其实康拉德与威尔芬想撤,何许询问罗斯军的态度?老家伙上午说明情况,下午即可带领残部打道回府。
康拉德实际担心的是,兵力过于庞大罗斯联军在没有自己的监督和劝说下,罗斯人到了第戎就打家劫舍,进入欧塞尔领地后更是抢掠得鸡犬不留。他估计,至少自己监督之下,罗斯人还能基于他们自己签署的条约维持一个底线。
留里克没有想这么多,也懒得估计康拉德父子的阴谋。他想的是
在欧塞尔转一圈看看情况,瞻仰一下这个时代的奥尔良城,继而就情况而定是否立即全力北上攻击巴黎。
因为无论欧塞尔还是奥尔良,与巴黎就只是隔着一片枫丹白露森林,森林中也有罗马古道,冲入巴黎有捷径。
留里克,他的计划已经调整为把巴黎的财富搬空呢。
在进行新远征之前,凡尔登这边还有很多事务要解决。同样,罗斯军后方也要安顿一下,譬如因为地理环境因素,罗斯远征军与作为大后方拿骚科布伦茨的距离已经很远,军队的补给线已经拉得太长。
虽然罗斯联军手里的军粮仍旧充沛,未来是否可以通过劫掠补充消耗,它是不确定的。唯一可以确定的陆路运输,因距离拉长变得不可靠。
除非……换一种思路。譬如命令罗斯舰队带着物资冲向塞纳河。
毕竟罗斯海军主力一直驻扎在莱茵河口。当地还有尼德兰伯国、弗兰德斯伯国两个盟友。难道友军要一直蛰伏吗?
不要那两个友军也无妨,让海军水手们客串陆战队,再在低地招募一些客居的北欧渔民,西拼八凑组织起两千人的军队,继续打着罗斯的旗号突入塞纳河直捣巴黎,可行!
留里克暂且安抚着急出发的康拉德父子,他也给了这对父子一个不可能拒绝的留驻理由——普罗旺斯王国的葬礼。
丕平二世已经死去多日,尸身被圣油清洗干净后,列日大主教哈特加,
就与勃艮第方面来的随军教士联合起来,他们抱起换了新衣的尸体平静放入木棺。
教士们对丕平二世做了告解,基于本笃修护对于戒律的坚守,有着王爵的丕平,他没有任何的随葬品。手指、脖子上的宝石首饰,是他的私人物品,在棺材里维持着王者最后的尊贵。
尸体不能继续存放下去了,当留里克去大教堂视察时,教士们已经完成了封棺,甚至于连墓穴都给挖好了。
凡尔登城就是丕平二世的葬身之地,他葬在教士公墓里不显得孤单,最后坟墓上树立一尊十字架,不起眼也不突出,除非仔细看看木十字架的名分,很难想象这里埋葬着一位加洛林王室的王爵大贵族。
现在葬礼尚未开始,仪式结束后丕平的坟墓该是怎样的,留里克已经有了预期。
已经没有人能为丕平二世举办一场隆重葬礼,且这位所谓的君主,生前没有实权,死得也很窝囊。